今天北京夏令營的小編為您帶來的是北京的龍?zhí)逗?,位于崇文區(qū)左安門內(nèi),是明朝嘉靖年間為燒制城磚挖出的大片洼地而漸次形成的水域,一起來看看它的發(fā)展史吧。
位于崇文區(qū)左安門內(nèi),是明朝嘉靖年間為燒制城磚挖出的大片洼地而漸次形成的水域,當(dāng)時并沒有龍?zhí)逗,F(xiàn)在的龍?zhí)逗珗@是由三個相連的水域組成的景點(diǎn),水陸面積一共達(dá)120公頃。龍?zhí)逗珗@的形成:1952年開挖人工湖,將挖出的50多萬立方米的泥土在湖中堆積成了兩個小島,并修建了環(huán)湖道路,公園形成規(guī)模。1984年到1985年改建龍?zhí)逗珗@,又用一年時間,到1986年完成園內(nèi)造景工程。
龍?zhí)逗珗@是一處碧波蕩漾、綠樹成蔭的園林。
龍?zhí)逗珗@原為明朝修建外城時的磚窯,后來變成臭水坑,1952年整修為東、中、西三湖,面積680多畝,比什剎海、后海、積水潭的總和還大,園內(nèi)栽種各種花木,建成大型公園,龍?zhí)逗拿Q為梁思成所起。
龍?zhí)逗珗@為水景為主,突出龍和潭的特點(diǎn),湖邊有龍山,龍字碑林、百龍亭,古典建筑龍吟閣、龍形石雕和龍橋等。龍吟閣是北方園林獨(dú)有的水上閣樓;龍?zhí)毒皡^(qū)由14座山峰組成,層巒疊嶂,瀑布從高14.5米的山石上直泄而下;龍字石林景區(qū)由自然山石堆砌而成,石碑林立,匯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以及后代的著名書法家和名人題寫的龍字,共229個。
東湖的中心島上建成了濱香園,南邊是茗香水榭,為一民族形式廡殿式廳堂,有一長廊伸入水中,盡頭為一大理石茗香亭。園內(nèi)及附近有袁崇煥廟,夕照寺(古柏堂)、金代法塔、清代柳塘等古跡。
龍?zhí)逗珗@位于京城的東南隅,占地49.2公頃,其中水面19.47公頃,3700余米的湖岸蜿蜒曲折,垂柳依依,湖中山島相映,碧水粼粼。
園內(nèi)主要分六個景區(qū):龍吟閣
景區(qū)是北京園林中獨(dú)有的水上樓閣;龍?zhí)毒皡^(qū)由14座山峰組成,層巒疊嶂,瀑布從高14.5米、寬3米的山石上直瀉而下;龍字石林景區(qū)由自然山石堆砌而成,石碑林立。它匯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漢、晉、北魏、唐、宋、元、明、清及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和名人題的“龍”字,還有中國龍形的演變,共有龍字229個。
蓮塘花嶼景區(qū)7、8月荷花滿池,亭亭玉立,搖曳于漣漪蕩漾的清波碧浪之上。龍門景區(qū)是公園入水口,“龍門”石壁上伸出一對漢白玉雕龍頭,龍頭噴水匯入軒前奇石環(huán)抱的龍池;萬柳堂景區(qū)中既有騰空翻飛的威龍,又有精雕細(xì)琢的九龍解析,集文化與園林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