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四合院大門內或者外會有一堵墻一樣的東西,這東西就是影壁,又稱照壁。影壁是每個院子都會有的,大多數(shù)都是在大門以里,因為老話講鬼不會拐彎,只會直來直去,所以在門里立上一個影壁,可以起到阻擋的作用。同時,影壁還起著阻擋視線的作用,這樣可以不被人一眼就看到底,把整個院子都看個通通透透。那時候,我家門口也有一座影壁,上面雕著精美的花飾,飛禽走獸之類的。是我記憶中最精美的建筑之一了。北京夏令營在線報名>>>
影壁也是突顯著主人身分地位品味及財力的一個重要地方,影壁從上到下分為三個部分,最上是筒瓦,像房上瓦的作用一樣,把雨水引到遠離影壁主體的地方,免得侵蝕影壁主體。中間是影壁的主體,一般是條磚砌出框架,中間有各種吉祥文字或是圖案。下面是須彌座,一般是山海景色。
尋常的影壁分三種:一是大門以里,一字形,如果是單獨一個影壁就是獨立影壁,如果地方小而在廂房的山墻上直接砌出影壁形狀的稱為座山影壁。二是大門以外,有一字影壁及雁翅影壁,起到裝飾作用和遮擋作用。三是位于大門的東西兩側,呈八字形,稱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在這種影壁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開闊、富麗。
在北京有兩座影壁中外聞名,它們都被稱為九龍壁,其一是在故宮內的寧壽宮,門前有一座大影壁,由彩色琉璃磚瓦砌就,壁上用琉璃磚鑲嵌成九條蟠龍,這就是故宮九龍壁。北海公園北岸西側的大圓鏡智寶殿真諦門前的影壁—也就是北海九龍壁,比故宮那個還大,而且是中國現(xiàn)存的三座九龍壁中唯一的雙面影壁。
小時候,去北海玩,還可以親手摸摸九龍壁,現(xiàn)在保護起來了,不可以摸了,但是琉璃磚摸上去那種細膩的感覺是可以讓人記上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