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皮,這個聊齋里面的經典故事目前已經拍了兩部電影,多部電視劇。雖然故事情節(jié)大不相同,但都是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皮”與“心”之間的關系。
狐妖小唯靠一張畫得很美麗的人皮,不知道博得了多少人的憐愛,也利用這張皮害死了很多人。人們之所以上當受騙,甚至丟掉性命,是因為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 因為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往往并不是事物的本質,而只是一張皮而已??嗫嗟刈非?、盲目地相信一張畫出來的皮,最終的結局必然是暫時的小得、終生的大失。
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在給孩子畫上一張皮,而丟掉一顆心呢?人們之所以愿意去做“皮”的工作,是因為“皮”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來得快, 能夠得到世俗的認可。而人們不愿意去做畫“心”的工程,是因為“心”是無法用眼睛看到的,即使看到了也不像皮那樣賞心悅目,也就不能得到世俗的認可。
急功近利的浮躁、丟失本真的教育使得我們的孩子空有一張暫時張看起來不錯的“皮”,而若干年后,當孩子逐漸長大或走向社會的時候,這些可憐的孩子只能像《畫皮》中的小唯一樣飽嘗沒有“心”的痛苦。
無“心”的孩子或者像超市里的肉食雞一樣,自身價值經不起市場的檢驗,或者像動物園中老虎,空有一個耀武揚威的外表;或者像《畫皮》中的小唯一樣,成了既可恨又可憐的妖魔鬼怪。
我們的教育又丟失了哪些本真的東西呢?
一、追求知識,丟掉能力。
當禪宗用手指指向月亮以示世人的時候,其目的是讓人們順著他的手指找到代表著真理和智慧的月亮,可是人們看到的往往是禪宗的手指,或者把手指當成了月亮。(手指非月)
一切的佛經并不是真理和智慧,而是幫助人們找到真理和智慧的手指,如果人們把佛經當成了月亮那就大錯特錯了。
學生所學的知識本身只不過是手指而已,學習知識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發(fā)掘真理、領悟智慧的能力,而真理和智慧又能幫助人們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說知識本身并不是月亮,而是手指。當我們把知識當成了月亮的時候,那就丟失本真了。
另外還有很多家長片面地把孩子坐在書桌前,看書、寫字視為學習知識。而只要孩子不在書桌前就認為孩子不好好學習、不務正業(yè)。
其實,孩子在玩的時候同樣是在學習知識,這是孩子學習知識的特有方式,就像動物小的時候同樣會用追逐、玩耍、打鬧的方式學習知識、鍛煉本領一樣,這是大自然賦予眾生成長的規(guī)律。如果我們用強制的手段逆規(guī)律而行,必然受到規(guī)律的懲罰。
二、 追求幸福,丟掉幸福。
一位智者在海邊散步,看見一位漁夫躺在岸邊的小船上悠然地睡覺。智者不解,便問:“老兄,你看這剛到中午你就這么悠閑地睡覺,為什么不下海打漁呢?”
漁夫:我早上已經打過一次了。
智者:那你中午再出一次海,還能打到更多的魚啊。
漁夫:然后呢?
智者:你就可以賣更多的錢。
漁夫:然后呢?
智者:有了錢,你就可以買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魚。
漁夫:然后呢?
智者:當你有了很多錢的時候,不就可以悠然地睡覺了嗎?
漁夫:我現在不就在睡覺嗎?
智者:……
幸福是每個人的向往,但是幸福不在終點,而在過程之中,如果我們?yōu)榱俗非髮硭^的幸福(將來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有誰能用語言描述?)而丟掉了現在觸手可得的真正的幸福,那豈不是本末倒置、丟失本真的愚蠢做法!
學習本應該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過分地追求眼前的結果,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使得現在的孩子早早失去了學習過程中的幸福感,學習對孩子們而言已經變成了任務,是一種拼命給父母和老師打工的感覺。
每當我看到孩子們大清早戴著厚厚的眼鏡、拖著沉重的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心中總會有一種沉重感。這么多的書,孩子們能學完、能學會嗎?孩子上學是追求幸福去了嗎?孩子追求的幸福是他自己的幸福嗎?……
三、追求成績,丟掉成績。
很多家長問過我關于孩子怎樣才能提高學習成績的事情,我的答案也非常簡單,那就是想辦法讓學習真正成為孩子自己的事情。因為一個人只有做自己的事情并且愿意去做的時候才能不怕苦、不怕累、不嫌煩,而自己卻樂在其中。
我們可以縱觀歷史,有多少學有所成或者事業(yè)有成就的人,是被逼出來的?當學習的主體地位發(fā)生改變,孩子不是再由于喜歡而學,不是為自己而學的時候,學習這 件事情就已經丟掉核心動力了。孩子們是被驅趕著往前走,而不是自身的動力系統(tǒng)在維持前進,這樣就注定了“說一句,動一下;不督促、就不學;完成作業(yè),萬事 大吉”等一系列畫皮“并發(fā)癥。”
一位來自哈爾濱的家長苦惱地說:“我的孩子學習不盯著就不行,前段時間我到學校陪讀一個月,成績立刻就上來了,我回來一個月,孩子學習成績又下去了……”
這位家長眼中看到不就是一張皮嗎?她所做的事情不就是在畫皮嗎?而孩子學習的心丟掉了,相信孩子成績提高的那一個月的學習動力也是憋著氣提高成績讓媽媽快點離開班級,不要繼續(xù)傷害他的自尊而已。
我們用逼雞下蛋、殺雞取卵的方式取得的眼前效果又能維持多久呢?
我們家長和老師如果想分辨出在教育的領域里的“皮”與“心”,更應該閉上世俗的眼睛,放下眼前的功利和浮躁,用一顆真心去愛孩子,當自己擁有一盞用大愛鑄成的心燈的時候,才能真正地把孩子的心燈點亮。
心燈亮了,孩子的世界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