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說的是可以從小時候看到孩子一生的成長!
成都心智夏令營研究表示這句古老的諺語并非毫無根據,說的是孩子小時候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見做好孩子在3-7歲的幼年期教育,它是非常有用的。
而一個3歲孩子、4歲孩子、5歲孩子的教育比較讓父母費心的時期,如果你可在這些時期父母能做出努力的話,那么以后的育兒就會變得非常輕松。
如果說從1歲結束的時候開始到2歲的這個期間,無論你是在對他說什么,他都會只會和你對著干。
這說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也是“自我’’開始萌生的時期。
到了3~4歲,孩子的自立心會愈發(fā)增強,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常常會把“我自己做”掛在嘴邊,所有的事情都想自己親自去嘗試。
對于忙碌的媽媽來說,因為覺得很費事,所以經常會發(fā)出無可奈何的嘆息聲。
4~5歲的時候,孩子會變得更加任性。
在商場里大哭大鬧地讓父母“給我買玩具”,是這個時期孩子的常態(tài)。
然而,這些時期也正是需要媽媽們作出努力的時期。
在這些時期,如果能順應孩子的各個年齡段的特點采取對策,培養(yǎng)起孩子的好奇心、自立心和責任感,指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話,那么以后的育兒就會變得十分輕松。
孩子不但能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能夠自己對自己的任性作出妥協(xié)。
這些時期如果能重點地培養(yǎng)起孩子的自立的話,就能培養(yǎng)出一個有忍耐力的、體貼人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往往能夠自己樹立目標,遇到問題也會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