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孚英國游學營學生作品——牛津,我來過
羅安達
14歲
深圳
英國牛津
少年組銅獎
牛津,我來過
一陣寒暄之后,提著笨重的行李,我來到了寄宿家庭的家中。這個寄宿家庭的主人是一對夫婦,一個叫helen,一個叫luck,有趣的是,男主人是一個黑人。說實話,他們的房屋的走廊稍微有些擁擠,但是房間卻是十分的大,并且整潔。尤其是廚房,在中國你難以想象一個家庭會有那么干凈的廚房。他們家的客廳明亮且寬敞,布置得十分得體,他們經(jīng)常會在這兒接待一些客人。helen帶我和另外一個同學去房間,期間要經(jīng)過一段樓梯,不滿意的是,那一段盤旋的樓梯十分狹窄,給提箱子的我們帶來了不便。二樓相對來說比一樓狹窄多了,我看了一圈四周,到處都刷的白白的,給了我一種錯覺,好像二樓除了墻就是我的房間和洗手間一樣,后來才發(fā)現(xiàn)其實不然,原來所有的房間門也是白的。不過我倒是注意到了另外一個細節(jié):到處都鋪了地毯。無論是樓梯,還是地板,到處都鋪了地毯。我感到國外一切都不一樣,寄宿家庭吃的東西,拿什么娛樂,都跟我所熟悉的生活不一樣。但是,在我看來,他們都十分的友好,愿意接受外來的文化。跟helen交流了一陣子,我把我從中國帶來的一個木籃子送給了她,她非常高興,當即就把它放到了廚房的食品柜里。他們家的小孩也很有趣。最大的那個男孩子叫kelan ,十二三歲的樣子,看到人不理不睬的,平時喜歡玩游戲。有個小女孩叫faith ,這個家伙很好玩,無論什么時候,每次見到我們都打招呼,喜歡含糊不清地說話,大概要去上學了。還有一個寶寶,叫什么我忘了,不過helen請假在家天天照顧,很可愛的一個小寶寶。寄宿家庭也教了我很多,有一次我的腿受傷了,我找到helen幫忙,可是我忙活了半天硬是不知道創(chuàng)可貼該怎么表達,最后還是helen教我這個單詞,plaster,我估計永遠都不會忘記。還有一次,我?guī)е缓谐缘南爰訜幔业?/span>helen不知該怎么說,helen有一次幫我搞定,教我學怎么說日常用品。我還經(jīng)常和他們一家看電視,看電視劇,盡管我看得不太懂,但是和寄宿家庭在一起,我學會了很多。
我們上課的地方是一個叫kassam stadium的體育館。規(guī)格與國內(nèi)的體育館差不多甚至還小一點,從附近的小山丘上看,這座體育館是由三座藍白相間的建筑物構(gòu)成的,分成了三個大看臺,其中最大的那個里面有若干間包廂,我們就是在那里上課的。到牛津的第一天,我們所有參加游學團的成員都在這里進行了分級考試。在這里,我們分為四個等級,包括我在內(nèi)大部分的同學都是處在第三級的階段。背靠著綠茵場,我們終于迎來了我們的第一個老師ina。ina是一個個子挺高,白皮膚的女性。我們領(lǐng)到了我們的教材,當我看到教材的時候,我心里一驚,竟然是全英文的!沒想到外國的教材與國內(nèi)的完全不同,起初還有點不適應(yīng),不過單詞大部分都學過,我還是很快就適應(yīng)了。ina有個習慣,就是喜歡上課之前來抽查大家的前一天學過的內(nèi)容。每次,ina就會把那個詞的意思說出來然后點人回答。在我印象里,每次聰明的德國人都是回答的最好的,西班牙人第二,我們則是最差的。還好,上久了我便想起上課前復習一下學過的東西。很快,第一節(jié)課上完了,老師給了我們20分鐘的課后時間來休息。我往外看去,走廊上擠滿了各種人種,在ef,見到什么國家的人都不奇怪。我注意到了門背后,ef分班的方式很奇怪,他們在門背后貼上一張圖片,有時是電影人物,有時是歌手團體,總之是讓我大開眼界。休息時間一過,第二個老師走了進來,他叫alan,是一個矮個的男人。他的上課風格與ina不同,他一般喜歡給我們做練習,布置作業(yè)。印象深刻的有一次還讓我們不同國家的組合在一起來回答有關(guān)英國的問題,那些問題我絕大多數(shù)都不會,但是我和德國人討論答案,結(jié)果居然獲勝了。
他們布置的家庭作業(yè)也很奇怪。這邊的作業(yè)并不是要你做題,做練習,而是要你去做個社會調(diào)查,上課時再把你們小組的結(jié)果匯報。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家庭作業(yè)。那時我們剛上完第一課“fassion”,作業(yè)是讓我們調(diào)查牛津流行的服裝,以及跟自己國家的相同與不同,最后在闡述自己的感受。我記得那一天我們在university park 中踢完球后,大家都閑散的坐在地上休息。我突然想起了家庭作業(yè),自己的作業(yè)還是一片空白。無奈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完成,于是詢問了一下在地上休息的團員:結(jié)果大家都差不多。我火速叫起了我的搭檔quantum,那個帶著眼鏡斯斯文文和我同級的學生。我問:“你做的怎么樣了?”
首先是quantum,他問:“what’s the fassion this year in oxford?”
結(jié)果nardos又好像有點不太懂我們說什么,我在旁邊補充”such as clothes ,you know.”
nardos 思索了一陣,有點謙虛的說:”i’m sorry , i’m afraid that i don’t know fassions very well. let me see, may be skirts ,shorts , sandals……”
我打斷了她的話,“how to spell sandals? can you write down here?”
“of course.”
我忽然覺得,這才是要我們做這次家庭作業(yè)的意義所在,要我們從當?shù)厝松砩蠈W習真正的生活上的英語。接下來,我和quantum又問了在場的許多人,包括:當?shù)氐念I(lǐng)隊、樹下讀書的大學生、快餐店的老板,甚至還有一個中國人。很快,我的筆記本就記滿了單詞,有重復的,但更多的是我看不懂的。我笑笑,對quantum說:“資料收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就靠自己了,現(xiàn)在回家好了!比缓螅quantum以及紛紛離去的團友一起步行去車站,各自回家。
結(jié)果那次家庭作業(yè)的匯報,我們大放異彩,讓我感覺到了一種甜蜜,一種成功感。這是用雙手獲得的成績,當然還學了不少新單詞。
每到周末,我們通常會有豐富的活動,諸如逛街,游覽一類。我們每次都約定在bonn square 集合,那個人來人往的,同學很喜歡戲稱“炸彈廣場”的小廣場。那個地方位于high street 上,來回方便。說到牛津,就不能不提那條“high street”,它幾乎是我們這一帶最繁華的一條街了,我甚至在雜志上的廣告,都能經(jīng)常見到它的名字。這條街對我來說實在太長了,就算是在地圖上也是龐然大物,街上坐落了各種各樣的小店,你能想到的,在這條街都能找到。在high street 下車,走一段路才能到“炸彈廣場”,有時運氣好的話,你還能看到賣藝人在廣場上表演。這邊的賣藝人檔次的話都還比較高,比如說就有個薩克斯和吉他的組合讓我印象深刻,歌唱得好,樂器奏的更好。這在國內(nèi)都還比較少見。
在這邊我逛街帶來的最大的感受就是:該貴的不貴,不該貴的貴死了。在牛津買可樂,在外面最便宜都是1榜一罐,相當于10塊錢一罐,甚至一瓶水也是這樣。在這里,吃最低標準的一頓飯至少也要個2到3磅的樣子。而那些蘋果的電腦和mp3賣的卻是相當便宜,一般都是便宜個幾百塊錢的樣子,對我來說實在是欲哭無淚,因為我也想要一臺。不過吃飯的話,我很少在這邊花錢,因為早餐你在寄宿家庭吃了,午飯他給你做好了,晚餐就等你回去吃,除非實在忍不住了,我才會出去好好吃一頓。在這3個星期里,我總共的零花錢只有100磅,我可不敢花太多錢,所以花錢主要是在買衣服和鞋子上,這邊的衣服有時候又便宜又好,我流連在商場,真是樂不思蜀。
當然,吸收知識才是游學的主要目的,算起來,我們?nèi)ミ^的地方也算豐富的了。比方說:倫敦、christ church、劍橋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莎士比亞的故居等等。說起英國的建筑,我就很欣賞英國。他們保護老建筑保護的相當好,在現(xiàn)代化的同時還不忘了過去的文明。在街頭,鐘樓,土墻隨處可見,散發(fā)出一種博大精深的西方文化,與中國的大街完全不同。他們的教堂氣勢磅礴,高聳入云,還未走進,就已經(jīng)隱隱感覺到莊嚴、神圣的氣息。走進了英國的教堂,看著光從四面的五顏六色的壁畫上透出來,仿佛真的沐浴在基督教的洗滌里。抬頭向上看,只有超高的穹頂,沒有什么樓層之分,整座教堂就是中空的。有時候,還可以聽見唱詩班的歌聲,那真是滌蕩心靈。旁邊就是一層層的座椅,還配有《圣經(jīng)》等書籍,應(yīng)該是供給教徒們祈禱用的。只可惜進門的時候我們被通知不得開閃光燈照相,不能盡情的拍照。事實上,很多地方都是禁止閃光燈的,因為這樣會加快文物的毀壞,博物館就是典型。我最喜歡的博物館還是位于ritts river 的博物館。第一次去還嚇了一跳,門口有棵參天大樹,那還真是相當?shù)母,足以和一些建筑媲美了。更離譜的是,旁邊露天居然擺了一堆樹根,盤根錯節(jié)的,看上去很惡心。不過這也真是我的興趣所在,我們進了門,一來就是一副巨大的不知名的動物的牙齒骨架,看那氣勢,似乎要把你給生吞似地。nardos 還給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張worksheet ,讓我們一邊游覽一邊做題目。我就不理解,做作業(yè)的時候還怎么認真參觀?不過我還是抓緊時間去做了。果然,我只是把展窗很粗略的看了一遍,不停地在做題。我看了看時間,不多了,趕緊放棄作業(yè),抓緊時間盡情欣賞去了。我看著那些恐龍骨架,那些礦石,多么壯觀!不過時間不允許我細看了,我到了別的場館。另外一個場館展出的是各地的文明成果。我看得津津有味,可當我看到中國的時候,卻停下了。因為這引發(fā)了我的思考。我想起了英國當年對中國犯下的罪行,作為一個中國人,在英國看到大量的文物,該怎么對待?我想了想,放下了這個問題,因為,時代變遷了,不可能總把這些過去的事情放在心上,好好面對現(xiàn)在的事情才是我們該做的。我游覽完走出這座博物館時,感慨萬千。
在路上,我翻了翻我的相機,發(fā)現(xiàn)我居然已經(jīng)找了千把張照片了。這既讓我很高興,又讓我很納悶。高興的是,我有資源去做畢業(yè)時候用的我們小組的短片了;納悶的是,我并不是很愛拍照,一定是英國的景致太美了,以至于我都沒有發(fā)現(xiàn)我在不停的拍照片吧。至于那個短片,是每個小組的人都要做的,先做一點發(fā)言,然后就展示我們牛津的生活的短片。老師有時候給我們發(fā)電腦,我們才有機會去做那個短片。不過,我們的那個小組,the black’s ,準備的不充分,那兩個西班牙人boro和ramon他們沒有帶相機來。boro是個很友好的家伙,每次見到我都會跟我打招呼,并且他上課他學習也很好。ramon這個家伙是個活寶,經(jīng)常弄得大家大笑,我們都叫他“lady gaga”,他們都對我挺不錯,我也很喜歡他們。雖然我們組做的比較倉促,但是效果絕對好,我對自己的技術(shù)是有信心的。果然,在畢業(yè)上,我們的小組獲得了滿堂喝彩。
畢業(yè)的時候充滿了歡笑。在畢業(yè)典禮上,每個老師都對自己的學生頒發(fā)證書和獎項,因為我們已經(jīng)順利的完成了ef的學業(yè)。不管是誰上去領(lǐng)證書,臺下都有雷霆般的掌聲及歡呼聲,這么多個國家的人真正的融入了一起,歡聲和笑語縈繞在每個人心中。當我去領(lǐng)獎的時候,我也是心情很激動。因為在這愉快的3個星期里,我已經(jīng)喜歡上了這里的一切,不忍心就這么分開了,每個人都是那么的友好,每個角落都是那么的美麗,現(xiàn)在到了離別的時候,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很難割舍了。當老師念到我的名字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我接過老師給我的證書,大聲的道謝并帶著燦爛的笑容,不過,更開心的還在后面,ina對我說:“congratulation! you have a special award!”我驚呆了,還有特別獎?ina接著解釋說我是一個電腦天才并且每次學新單詞特別棒。我激動的無言以對,只好再感謝,然后轉(zhuǎn)過頭跟ina照相。我已經(jīng)喜歡上了這么一位博學多才的老師,喜歡她的課堂。
畢業(yè)典禮一結(jié)束,就象征著我們的游學結(jié)束了,盡管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是不得不離開了。我讓我所有的外國同學在我的ef護照上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跟寄宿家庭寫了一封感謝信,給同學家人買了禮物,我才心滿意足的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家了。
在牛津這三個星期的經(jīng)歷,是我一生難以磨滅的美好回憶,我會更加珍惜以后的每一次學習,直到我能真正生活在這個迷人的國家里,
![]() 英語學習心得體會 |
![]() 寫下自己游學的目標 |
![]() 蜂擁而至的學員 |
![]() 白宮湖畔前的留影 |
![]() 英孚夏令營圓滿結(jié)束 |
![]() 英孚夏令營閉營頒獎儀式 |
![]() 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 |
![]() 澳洲學習園地 |
上一篇:英孚美國圣塔芭芭拉拉團學生作品——different summer, different life
下一篇:英孚美國夏令營學員作品——難說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