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不同于其它的大學,城市與大學融為一體,街道就從校園穿過。大學不僅沒有校門和圍墻,而且連正式招牌也沒有。樓房的尖塔在煙雨蒙蒙中若隱若現(xiàn),高高的石墻上爬滿老藤,稀疏的綠葉中綻放著紅紅的花朵,小城顯得古樸素雅。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屬于不同歷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在牛津街道上散步,不就像回到了歷史之中嗎?這風情萬種的建筑,這云飛浪卷的校園,這幾百年積淀的斑斕文化。
英國人把牛津當做一種傳統(tǒng),一種象征,一種懷戀和一種追尋。在那里可以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可以重溫昔日的輝煌。市內有圣邁克爾教堂的薩克森人塔樓,諾曼人碉堡和城墻遺址等等,處處給人以歷史的縱深感,難怪英國有一句民諺:“穿過牛津城,猶如進入歷史”。齊爾維河和愛西斯河(泰晤士河流經本市之名)的河濱步道,你也可租艘平底船,在齊爾維河上消磨悠閑的午后。
牛津的學院中有許多中世紀建筑瑰寶,并且群聚在市中心周圍。街兩旁布滿中世紀的四合院,每個四合院就是一所學院,由于在當時學術是教會的專利,因此學院都以修院式建筑來設計,不過四周往往圍繞著美麗的庭園。盡管大多數(shù)的學院這些年來多有改變,但是依然融合許多原有特色。每所學院均有其輝煌的歷史、神話般的建筑遺跡,可以描畫出各種有趣的史實。初到牛津的共同印象,均會覺得每個學院都像是中國各地那些破舊的古廟,一進門就給人一種寂寞與荒涼的感覺。因為每個學院完全是中世紀修道院的模樣,這也反應牛津人強烈的思古情懷。
城內多塔狀建筑,故又得名“塔城”。中世紀的塔樓古色古香,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彌漫著浪漫氣息;位于民眾方庭的圖書館,建于1371年,是英格蘭最古老的圖書館;大學植物園,建于1621年,是英國最早的教學植物園;蜿蜒曲折,幽深綿長的皇后小巷,從牛津建校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快700年歷史了,路邊的石凳長滿了青苔,讓人回憶起牛津的起始。王爾德坐過的木凳,肖伯納倚過的書架,都照原樣沒動。外面環(huán)境如此,走進樓內,讓人更加感到歷史的份量。在學校最早的圖書館韓夫瑞公爵圖書館里,時光仿佛是靜止不動的,寂靜充滿了這書本的圣殿。從地板到屋頂,全是手稿和未刊資料,它們像寶庫一樣等待著后來的人去開發(fā)。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英國青年徒手攀爬英國最危險的懸崖峭壁
閱讀下一篇:國際游學-牛津與劍橋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