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成長也會各具性格氣質(zhì),我們經(jīng)常會聽說留學員到國外后,還是喜歡和本國學員扎堆,不太容易融入到當?shù)貙W員的圈子里,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性格特質(zhì)不所造成了。
在英國,英國本身就是一個比較"仇外"的民族,他們很直接,如果相互之間性格的不合,就會非常禮貌拒絕你加入他們的圈子或被邀參加我們的派對,但如果和他們之間有了共同的氣質(zhì)或性格,他們會非常喜歡你加入,那么,國外的90后們具有什么樣的氣質(zhì)是我們所欠缺的呢?
盡管國際化教育已經(jīng)做了有十年之久,我們可以在學員的語言和學習方式上給學員做準備,在獨立性和學習的積極性上給予最大程度的培養(yǎng),但畢竟中國學員的傳統(tǒng)環(huán)境影響頗深,不是學員一到兩年就能夠完全改善的,所以學員到了國外后,還要靠自己蠃得國外同齡學生的認可。
在國外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父母不會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學生身上,在學生懂事開始,家長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就是平等的,所以學員從小就養(yǎng)成了"按照興趣學習","學習是自己的事"的自主學習態(tài)度。不僅如此,這種獨立精神也深入到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一般學員到18歲后,就要自己賺錢養(yǎng)活自己,即使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也不會替學生支出各種費用,而是學生給父母寫借條,畢業(yè)后返還,而事實上是很多學生在上初中后就開始自給自足,他們認為向父母借錢是件非常不光彩的事,如果讓同學知道還在花父母的錢是非常丟人的。想想我們國內(nèi)的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說,還要父母用辛苦攢一輩子的錢去買房娶媳婦,所以國外的學員不喜歡接受中國學員做朋友,并不奇怪,因為他們不喜歡依賴父母及朋友,認為那是一件丟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