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里的家長們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國內(nèi)短期培訓班的課程集訓,而是把眼光投放到能夠開拓視野,更具體驗價值的國外游學夏令營上。而中學生參加
國外游學夏令營到底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海外游學收獲幾何?
一些家長表示,從孩子回來的表現(xiàn)看,出國游學確實可以增長閱歷和見識,尤其是在一些行為習慣養(yǎng)成方面得到鍛煉。讓孩子參加游學團的目的,并不在于能學到多少實際知識,關(guān)鍵在于能否得到一些鍛煉。參加完16天的美國游學后,孩子平時做事拖拉、東西亂放等毛病都有了改善,對英語的興趣也明顯提高。
但也有家長認為,半個月左右的游學效果有限,反倒讓孩子的心飛了,很難安穩(wěn)地收回來。“21天的歐洲游學,女兒逛街購物的興趣高漲,眼界也變高了,不知這趟游學收獲了什么?”。
隨著出境游學人數(shù)增長,關(guān)于游學的投訴也逐漸增多。一位家長對當時游學提供的“大學名師授課”“名校推薦信”等內(nèi)容感興趣,所以就花錢讓孩子去美國的游學團,但據(jù)女兒回來反映,這些行程基本沒有,因此非常失望。還有一些身邊很多同學家長從小學起就送孩子去游學,有的純粹是暑期兩個星期把孩子“寄存”一下,很多游學項目的含金量不高。
參加海外游學的人群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中、小學生正逐漸成為出境游學市場的主要受眾群體,如今一些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遇到困難時的第一反應(yīng)是“求救”.當他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無人可救時,他就會被迫去回憶老師曾經(jīng)教過的東西,認真思考解決辦法。
“這些原本對生活瑣事不是很上心的孩子們,來到異國他鄉(xiāng),發(fā)現(xiàn)什么都要靠自己的時候,成長的速度就會特別快。他們必須通過溝通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必須去學習和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識。”
因此,當孩子們遇到困難時,家長千萬不要亂了方寸,一定要配合帶隊老師,放手讓孩子們自己面對。在整個游學過程之中,無論家長是否陪同都應(yīng)該盡量放手讓孩子獨擋一面,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精神。帶隊的老師們也會在保證孩子們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多為他們創(chuàng)造自主交流,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所以,選擇國際夏令營因人而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