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知道籃球有規(guī)則,但是你確定你知道的夠準確,夠全面嗎?你知道什么叫做零容忍?國際籃球夏令營就給大家分享了關于籃球零容忍規(guī)則。
其實它規(guī)定在裁判吹罰后,任何球員不得有發(fā)泄情緒等任何舉動,否則便會馬上吃到技術犯規(guī),甚至被罰出場外。而以往,球員只有在對裁判表示明顯的不滿時,才會遭到技術犯規(guī)。
2006-07賽季,斯特恩推出零容忍令,不容許有任何細微的蔑視NBA權威的舉動。長期以來,斯特恩對NBA球場上球員們驕縱成性、飛揚跋扈的行為多次表示不滿、批評甚至罰款,但沒有看到多大的改善。簡單來將,面對球員的挑釁NBA做出了反擊,這便是“零容忍”的最基本涵義。
沒錯,聯(lián)盟需要威望,裁判需要被尊重。但自從零容忍令出爐之后,賽場上屢次發(fā)生冤案。裁判越來越猖狂,越來越得寸進尺。就連老實巴交的鄧肯,也因為坐在替補席上舒心的一笑被克勞福德大人罰出場外。最重要的是,零容忍令多次導致了比賽最后,球場上能夠左右勝負的不是球星,而是裁判。
2006-07賽季,小牛和勇士在季后賽首輪的第二場交鋒中,將零容忍令的帶來的副作用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第三節(jié)即將結束,當時小牛隊領先7分并處于進攻中,特里在運球到前場時,斯蒂芬·杰克遜一個很小的拉扯動作被裁判吹了犯規(guī)后,特里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拜倫·戴維斯隨手扯了一下。這個本來不大的動作竟然引起了特里的極大反應,他沖到戴維斯的面前,一場惡斗即將上演,最終兩隊球員的將兩人分開。這還沒有結束,裁判毫不猶豫地給了戴維斯一個犯規(guī)。可憐的戴維斯絲毫沒有為自己辯護的意思,反而是不停地鼓掌。很顯然,這“掌聲”是送給裁判的。被“零容忍令”嬌生慣養(yǎng)的裁判怎能讓你如此的侮辱,戴維斯吃到了本場比賽的第二個技術犯規(guī),離開球場。不過戴維斯好像很看得開,走的時候還是面帶微笑地繼續(xù)鼓掌。從事件過程來看,首先挑起爭端的是特里而非戴維斯,其次,就犯規(guī)程度而言,也是杰克遜造成而非戴維斯的過錯。這個插曲的最終結果使得小牛隊在此最后一節(jié)無需面對戴維斯在后場的犀利進攻。而裁判的處罰成了左右比賽的關鍵,球員已經(jīng)不能主宰比賽了,這對NBA,對球迷而言都是一件可悲的事。
NBA的賽場本來就是一個釋放激情的舞臺——扣籃后的怒吼,點燃球迷的激情,絕殺后的傲慢狂妄,都讓球迷欲罷不能。如果球員或教練對于判罰不滿,為什么不能抱怨,比賽中正處于亢奮的球員不會用“商量”的口吻來詢問判罰的原因。畢比、華萊士、安東尼、“小將軍”約翰遜……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曾因和裁判理論,吃到過技術犯規(guī)。
好在現(xiàn)在零容忍令已經(jīng)不了了之,沒有誰會再提及此事。盡管現(xiàn)在賽場上還會出現(xiàn)這樣的誤判或者球員那樣的抱怨,但相比2006-07賽季裁判“當家作主”的一年,NBA還是那個NBA。
行程特色
講解籃球簡單規(guī)則;講解準備姿勢、持球、手與球的位置關系等 籃球基本技術,包括運球、傳球、投籃、穩(wěn)定投籃姿勢,鍛煉投籃準確性等; 初中學生單獨開展針對中考籃球內(nèi)容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