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壓力下,家長總會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結果卻經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導致了孩子厭學、學習獨立性差、任性自私等。近幾年,學生因學業(yè)壓力、與父母溝通問題選擇離家出走、自殺現(xiàn)象頻頻充斥人們的眼睛。清華夏令營>>>
心理專家說,孩子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更加重要。然而很多家長都只注重對孩子智力培養(yǎng),而忽略情商的訓練,結果導致情商低孩子越來越多。其實,早在許多年前,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孩子健康人格培養(yǎng),是父母家教中非常重要一項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孩子智力教育要重要得多。”
1、情商影響孩子學習
我們注意到,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孩子,許多并非智力超常,而是因為他有較高情商。這些孩子大都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認真對待;有很強的上進心,把學習當作充滿樂趣的事情去做;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基本不需要家長去提醒督促。
而有些孩子頭腦聰明過人,但是學習成績平平,甚至處于落后的狀態(tài),原因就在于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學習當作沉重的負擔,當作痛苦的事情,被動地應付。從表面上看這是學習上的問題,其實根源在于情商的缺乏,健康人格的缺失。
我們都知道,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智力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長,學習成績僅能部分地表明孩子某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并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孩子的未來。
當我們明白了這些,就不會再死盯著考試分數(shù),硬逼著孩子學習了,就會著眼于孩子整個身心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關注孩子的情商培養(yǎng)。當孩子懂得要為自己承擔責任的時候,就會形成明確的目標,產生無窮的上進的動力。
2、情商決定孩子能否成才
在中小學家庭教育中,也許有的家長朋友會提出疑問:難道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考入名牌大學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情商嗎?不一定。情商不高,人格不健全,也一樣考入名牌大學的,的確不乏其人。如我們前面所提到過的馬加爵、劉海洋等。
情商高,人格健全的人,即使智力平平,最差也就是不會取得多大的成就,不會為社會做出重大的貢獻,但絕不會損害他人的利益,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相反,如果一個人智力超常,而情商低,人格欠缺,就難以與他人相處,很容易做出傷害他人、甚至危害社會的事。
可能有人認為這畢竟是個案,不能代表大多數(shù)。但生活中有大量的事實證明,情商對一個人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清華夏令營>>>
閱讀上一篇:在教育孩子時家長的心理障礙
閱讀下一篇:智新超越教育夏令營亮點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