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lián)系你吧!
世界上最發(fā)達國家當中,槍擊事件頻發(fā)的國家當然還是美國。有數據統(tǒng)計顯示每天會有30例槍擊案件發(fā)生,大約只比非洲某動亂國家好一點點,以至于在美國普通槍擊案根本不會上新聞。根據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的統(tǒng)計數據,在美國發(fā)生的槍戰(zhàn)里面,百分之九十五距離不超過6.5米。其中百分之五十五距離是0到1.5米,百分之二十距離是1.5米到3米,其余百分之二十是3到6.5米。
這些數據背后的意義是什么呢?最起碼,過去單單注重精準射擊的手槍自衛(wèi)已經遠遠不足以應付現代復雜環(huán)境的要求。從FBI對行動探員最新的射擊考核來看,現代手槍射擊訓練已經開始注重近距離,甚至0距離的射擊反應和練習。6.5米是什么概念? 還有,當對方距離你不到6.5米的時候,就算你來得及掏槍,也沒有時間瞄準。那么,指向性射擊可能就是你不得以情況下的唯一選擇了。除了近距離外,在昏暗無法看清準星情況下,指向性射擊也可以是保命的法門。
右手食指加上左手拇指,雙手的指向性肯定比單手好。
說到指向性射擊,手槍的指向性能當然必須要好?,F代手槍人機功能的設計都不錯,基本上指向性能都不差。為了對比反差,我想到了被國內廣大軍迷普遍認為指向性能一般的54式手槍。這把中國1966造軍版54,其實是前蘇聯(lián)1933年設計的托卡捏夫T33的翻版。設計上是完全的俄國風格,不注重人機功能。本來打算用這個槍套測試,不過由于掏槍時間太長,結果放棄了這個念頭。
拿1933年的設計來和現代手槍比較,當然不是很公平,但是這個比較的目的不是比較那個手槍好或壞,只是想通過這個對比,讓大家看到所謂的指向性能在指向性射擊中到底有多大的差別。作為對比,54快拔槍套其實不比現代的黑鷹快拔槍套差多少。槍套上的子彈作為隱蔽攜帶是有點多余,但是外掛攜帶的時候,讓人看著7.62毫米口徑的子彈善善發(fā)亮,確實很有震撼作用。
北京軍事夏令營認為換成54手槍,同樣的手臂自然前伸,很明顯食指的指向和槍口成了一個角度而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當然,為了讓大家看清楚,我的手指有點夸張,不過手腕的角度是一樣的。由于握把的角度設計的不符合人機功能,手腕如果不經過調整,槍口會自然朝下。這個在后面的射擊視頻里面可以清楚看到,采用無瞄準指向性射擊的時候,54的彈著點明顯比別的手槍要低很多。
閱讀上一篇:國防部:今年在旅(團)營連設士官長是否借鑒美軍
閱讀下一篇:2024少年預備役夏令營有哪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