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同學的課間休息的時候,一臉迷茫的問我:“老師,怎么才能提高自我的口語水平呢?”
對于這個問題,我自我的體會是:口語能力只是英語綜合能力在某一方面體現,因此不存在單純的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這樣的說法;提高口語,必須從綜合英語能力方面著手,提高綜合實力,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口語的水平。
這就意味著在日常英語口語的學習和教學過程之中,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提高口語就是多說多對話。如果孩子說英語包含很多詞匯、應用、語法、甚至、邏輯方面的錯誤,那這樣英語無論說多少遍,都不可能使孩子英語有任何提高。因此,我認為在培養(yǎng)口語水平過程之中,其實更多內容是在詞匯、詞組、句型、語法、發(fā)音、連讀上多下功夫,為口語表達首先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我經常和同學強調“聽說不分家”這個道理。什么是口語?最簡單的講,口語就是我們在口頭上復述我們所聽到的每一句正確的、完美英語(即英語母語者或英語水平很高的非母語者所講英語)。因此,想提高口語,就必須要在聽上首先多下功夫,只有在聽的量上有了足夠的積累,才可能張嘴去說出像樣英語;光想著去練口語而根本不努力找機會去聽英語,尤其是原版標準英語,是不可能在口語上達到很純熟的程度的。這個道理大家一定要有深刻的理解。
最后,我想對詞匯的積累和使用方面表達一下我自我的想法。詞匯的積累固然重要,但是片面的強調“數量”是沒有意義的。只有能夠真正做到學到的詞匯會發(fā)音、會詞組、會常見搭配,才能成為真正對于口語有幫助的詞,才能為孩子的口語添彩;否則需要用的時候,意思那不準,發(fā)音不正確,搭配也錯誤,那還不如用同義詞或者轉述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