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對于孩子雙語教育進入了一個又一個誤區(qū),現(xiàn)在很多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一些英漢雙語培訓班。這也不奇怪,但是,我們在英漢雙語培訓機構中看到一些小不點寶寶,有的還有些甚至還在穿著尿不濕。父母的心情與愿望,我們能夠理解,但寶寶真的適合在這么小的時候就要學習第二種語言嗎?孩子正確學習雙語的年齡應該是7到10歲(不要超過10歲),以下是英漢雙語教育夏令營小編為父母指出在培養(yǎng)寶寶中的4個誤區(qū)。
1、把雙語學習當成知識性學習。
很多家長生搬硬套學校式教學模式:讓孩子“正襟危坐”地拿著字母表或者單詞表,自己則用中文做中介教孩子學習,這種將語言學習當成了知識性學習的方式并不適合孩子真正地掌握雙語。最終他還是脫離了不了母語的思維方式。
2、自己發(fā)音不標準,教壞孩子。
有些家長自己的語言基礎不是很好,教給孩子的也是不標準的語音。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無論家長語音語調是否標準,孩子都會“全盤接受”,錯誤的語音會影響到他日后的學習。所以,如果要教,一定要準確。
3、雙語界定不標準,雙語不是詞語夾雜。
“雙語”是指外語能和母語一樣純熟應用。如果只是母語中夾雜外語詞匯這并不是真正的雙語。
4、學外語就一定會促進幼兒智力開發(fā)。
雙語教育可以促進思維的發(fā)展,也能提升孩子的語言智能和人際智能,但這是在雙語發(fā)展到都比較純熟的基礎上才可能發(fā)生的。如果認為學習外語就能提升智能,這種觀念太過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