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人的內(nèi)在文化必須由平時諸方面的知識積累,這不是只言片語就可以教得來的,所以在平時多看多聽多學,自然而然就會積累了直接的、間接的見識,這是基礎(chǔ),好上所謂“腹中有書氣自華”亦。
其次,如果說一個人的品行思想決定了他發(fā)言的價值與水平。在言語表達內(nèi)心,心正,身正,言正,那再多的知識積累如果所用不當,所言不正,就會偏離了我們想表達的思想,最后必為我們所摒棄。
第三,一個人就是有再好的內(nèi)涵,也得有適當?shù)谋磉_途徑。我們經(jīng)常看到有些人,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然而讓他表達,聽者卻不知所云,這就象一個英語閱讀能力超強的人卻不能與英國人交談一般。十分可惜。把好的東西以最佳的方法表達出來,這是何等暢快淋漓的事情啊。
然而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懂得怎么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一輩子也不曉得怎么把自己的才華啊五車啊,抖出來讓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