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0-7-8
說起孩子的學習,恐怕是做家長的最為關心的事情了,如果你們的孩子在學習上比較輕松成績理想,你還可以省心。但如果孩子在學習上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成績不夠理想等。如貪玩,寫作業(yè)拖三拉四,做習題丟三錯四,馬虎了事……這樣可能你要為孩子的學習頭痛了。
為什么有的孩子在學習上出現(xiàn)這些問題呢?在家庭教育中,做家長的能幫孩子做些什么呢?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呢?今天我們大家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任務和重點是什么?
我們首先來看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對孩子的學習指導上有什么不同,以使我們對家庭教育的重點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我們知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那么在對孩子的學習指導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重點和任務是什么呢?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從各自承擔的任務來看,學校教育雖然是通過系統(tǒng)的教學來指導孩子的學習的。但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將大部份時間用于文化知識的傳授。面對孩子的學習習慣指導較少。一些孩子在學習上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其中重要的原因。這正是家庭教育應重視的,就是說孩子的良好習慣除在學校老師的培養(yǎng)教育外,學校學生人數(shù)多,往往不能一個個顧及;應在家庭教育中承擔主要責任。
其次,從各自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來看,學校教育主要是以班級集體教學為主。一般面向有全體學生,很難照顧到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和特點,而針對孩子在學習上個別需要,提供有效的指導,這正是家庭教育的長處。如今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文化素質也普遍提高。特別是在坐的各位家長多數(shù)都是高學歷、高水平教育有方的。這就為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所以孩子在校表現(xiàn)都會比較好的。
第三,從孩子生活和學習的范圍來看。學校教育盡管在孩子的成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孩子的全部生活、孩子的學習范圍也不僅僅局限在每天在校的時間里。除學校教育之外,在家庭的各種活動中,到處都有孩子學習的內容。在現(xiàn)代社會家庭教育在指導孩子在校外學習方面的作用變得越來越突出和重要了,我們家庭應當充分地認識到這一特點。
通過上述初步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指導孩子學習方面的主要任務,并不是重復學校教育的孩子傳授知識或提前補習知識的任務。更主要的是針對孩子的特點,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負責地、有效地指導孩子學會自學。提高自學的能力,為使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中,以及在將來的發(fā)展中取和更好的成績奠定基礎。同時家庭教育在充分利用親情關系來指導孩子的學習上要比學校教育更具優(yōu)勢。
二、家庭教育中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如何幫助孩子學習?如何使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差”生行列躍進到中上等或前幾名?孩子成績的高低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策略與考試心態(tài)、老師的教學方法、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等諸多因素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輔導行為及態(tài)度與孩子的學業(yè)成績緊密相關,為提高 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們是否注意下面幾個問題。讓我們共同探討一下。
1、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談話應該是友善。
假如有一個孩子做10道數(shù)學題,結果做錯5道。智慧的家長會說:“真不錯。這么難的題能夠做對一半。希望今后再努力,一定能進步!倍痹甑募议L會埋怨、斥責:“你真笨。這么簡單的題做錯了一半。以后怎么上大學?準是回家耕田。”兩種對話方式的結果,會大不相同。前一種對話能增進孩子努力的信心,而后成績進步的可能性增大;而后一種對話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以后的學習狀況不容樂觀。因此,給孩子鼓勵與表揚的對話效果優(yōu)于對孩子的刻薄與批評。
2、對孩子寄于合適的期望。
好的希望能轉化為孩子“因我實現(xiàn)的預言”。刺激他們不斷追尋期望的目標,不斷獲取成功。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實際學習能力,使他們“跳一跳”夠得著。若是“跳三跳”也夠不著,或是“搭上板凳也還夠不著”,就是堰苗助長。據(jù)了解,多數(shù)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就期望孩子上重點大學、出國深造等。這樣的期望往往大大超出孩子的實際狀況,超出家情和國情,最終很可能給孩子和家庭帶來失望。
3、建立起親子間的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親子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人格的成長。這種感情聯(lián)系可以從親子之間相處的時間、互動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問題是否感興趣等方面反映出來。目前多數(shù)家庭的情況是孩子上學早出晚歸,父母的工作也很忙。親子之間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往往會有晚餐的短暫時刻,家人才能坐在一起嘮嘮家常話。但不少父母把這一珍貴的感情交流機會,當成孩子的訓誡或體現(xiàn)家長權威的“課程”。使孩子繼續(xù)上課,精神得不到放松,以致影響食欲,父親指責、母親呵護,孩子痛苦與緘默等。這種惡性循環(huán),當然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是否聽聽孩子說什么?他們關心什么?他們需要什么?親子之間是否建立同理心?根據(jù)許多成功的經驗,家長與孩子建立親子感情溝通的藝術,主要表現(xiàn)在傾聽、發(fā)現(xiàn)……等。許多聰明的家長就是注意傾聽(即使自己不感興趣的話也要耐心地聽)。誘出來孩子一串串心里話,使溝通變得很容易。所謂傾聽,就是不但要努力地聽進去,而且要思考,注重發(fā)現(xiàn)孩子談話中的閃亮點,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同時家長要主動地把那種居高臨下的、專制的、緊張的親子關系。這樣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有效的親子溝通,就很難會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4、培養(yǎng)孩子自覺習慣。
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幫助。但最終要靠孩子自學本領的提高。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過程的自我監(jiān)測與調控,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善于學習的孩子常常運用一定的方法,如預習-設疑-閱讀-自我背誦-自我測試(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過程使孩子學習效率高、成績好、父母也省心。有不少家長缺乏家教知識,從幼兒園起就幫孩子做“家庭作業(yè)”,孩子上小學后繼續(xù)“幫忙”,到了中學結果是父母感到數(shù)理化知識“黔驢技窮”,解題“望洋興嘆”。只好請家教,使孩子一直處在依靠外人輔助學習的狀態(tài)中。這種“不省心”的孩子在獨立的考場上,多會失敗。
在家庭教育中,所謂指導孩子學會自學,主要是指教孩子會自己自覺地學習,使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要讓孩子能夠自己自覺地學習,可以從下面幾方面來考慮。
首先指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在這方面,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訂個人學習計劃。關于學習計劃,主要是與孩子一起制訂自學時間表,讓孩子養(yǎng)成按照時間表學習的習慣。自學時間表要符合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給孩子留有一定的自由活動的時間。為了使孩子習慣于使用自學時間表,開始的時候,家長可加強督促,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小鬧鐘,及時提醒孩子根據(jù)時間表進行活動,養(yǎng)成遵守時間,講究效率的習慣。關于學習規(guī)則,要與孩子商定:到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學習時間應與學習內容保持一致。如放學后先把作業(yè)做完做好,按質按量完成,以后再從事其他活動(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嚴格要求,做到學習時間內,認真學習,不能吃東西,不能玩玩,且不能邊做作業(yè)邊聽音樂、看電視,不能走來走去三心兩意的,做完作業(yè)后要作認真檢查。家長可根據(jù)孩子是否認真執(zhí)行計劃的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和懲罰。做到嚴格要求,有始終。
其次,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學環(huán)境。家長要盡量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房間、桌椅和照明,為孩子建立一個安靜的自覺環(huán)境,保證孩子學習不受干擾,要形成一個尊重學習的家庭環(huán)境,在家中可設一個家用圖書室可書櫥等。為孩子準備一些兒童字典、詞典、地圖冊或小百科全書之類的書籍,教會孩子使用的方法,養(yǎng)成不懂就查閱字典、詞典或有關書籍的習慣,家長也要看書、看報,并鼓勵孩子利用一切機會,多讀書、多接觸各種信息。因為孩子只有讀得多,才讀得好,自學的能力也就越強。
三、把孩子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與生活能力的養(yǎng)成結合起來進行。
孩子的學習與他們的生活是不矛盾的,不能為了孩子的學習而放棄讓他們參與生活的機會。實際上孩子的自學能力只是他們生活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把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的要求結合起來進行,使孩子不僅對學習感興趣,也要對周圍的世界、周圍的生活感興趣,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應用。
總之,通過家庭教育來指導孩子的自學要把握幾個原則:
一是要重視孩子自學習慣的養(yǎng)成,讓孩子形成嚴格按時間表管理自己學習的作風。
二是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是寬容孩子,對孩子在自學過程是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要耐心教育,不要施以重壓。我們應該明確,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責任,形成自覺學習的要求,要比僅僅取得一次好成績要重要。
學校與家庭要求和鼓勵青少年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是對的,事實上不經過艱苦的學習和鍛煉,年輕人是很難成長起來的,但一定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教育方法。古時候有“頭懸梁”、“錐刺股”、“穿壁偷光”等勤奮學習的故事,主要是用來教育青少年樹立好學上進的志向,但如果方法不對或不適當,也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這方面的教訓有不少,要引以為戒。(不能過于苛求、嚴而無度造成惡果。孩子自殺或殺自己的親生父母的事例。)所以作為父母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康的人,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
在當前的情況下,要使孩子健康成長,必須減輕他們的負擔把他們從書山海題中解放出來,引導他們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開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社會經驗。如有的孩子受了社會上不良影響,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就是因為他們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認識不夠,辨別能力和自制能力差。要鼓勵孩子走向社會,同時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和抵制社會的歪風邪氣,對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不良思想和行為要及時地給予指出和糾正,把孩子引導到健康的發(fā)展道路上來。所以家長們不能把孩子整天關在家里死學死讀,不要整天就向孩子要成績,要分數(shù)、名次,揮舞著升學這根指揮棒恐嚇孩子。如考不上大學,你這輩子就完了!讀不好書我們就打死你?茨阌心樢娙藛?省得到時找不到工作餓死。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怖中,說到學習就憂心忡忡、顧慮重重,讀到考試就食不甘味、寢不能寐,進了考場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這樣能搞好學習嗎?這樣能培養(yǎng)出人才嗎?
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應堅持教學的社會主義的方向性,重視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素質的互相促進,特別是思想品德素質不高,必然會影響其成長和成才。所以,培養(yǎng)青少年健康成長,使之走上成才之路,不能單重視智育,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要重在育人,教孩子學會做人,把孩子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我們的孩子能否在明天的較量中勝人一籌,取決于今天的教育。當前,我國的教育領域正經歷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歷史性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觀念都在發(fā)生變革,三者在教育過程中的關系也在調整著。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家庭作為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必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人父母為國教子,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時代內賦予的使命,自覺主動地充當學校素質教育的合作者。我們希望家長們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與質量,讓家庭教育這塊教育中的基石與教育事業(yè)一起托起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大廈。
為什么有的孩子在學習上出現(xiàn)這些問題呢?在家庭教育中,做家長的能幫孩子做些什么呢?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呢?今天我們大家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任務和重點是什么?
我們首先來看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對孩子的學習指導上有什么不同,以使我們對家庭教育的重點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我們知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那么在對孩子的學習指導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重點和任務是什么呢?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從各自承擔的任務來看,學校教育雖然是通過系統(tǒng)的教學來指導孩子的學習的。但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將大部份時間用于文化知識的傳授。面對孩子的學習習慣指導較少。一些孩子在學習上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其中重要的原因。這正是家庭教育應重視的,就是說孩子的良好習慣除在學校老師的培養(yǎng)教育外,學校學生人數(shù)多,往往不能一個個顧及;應在家庭教育中承擔主要責任。
其次,從各自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來看,學校教育主要是以班級集體教學為主。一般面向有全體學生,很難照顧到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和特點,而針對孩子在學習上個別需要,提供有效的指導,這正是家庭教育的長處。如今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文化素質也普遍提高。特別是在坐的各位家長多數(shù)都是高學歷、高水平教育有方的。這就為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所以孩子在校表現(xiàn)都會比較好的。
第三,從孩子生活和學習的范圍來看。學校教育盡管在孩子的成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孩子的全部生活、孩子的學習范圍也不僅僅局限在每天在校的時間里。除學校教育之外,在家庭的各種活動中,到處都有孩子學習的內容。在現(xiàn)代社會家庭教育在指導孩子在校外學習方面的作用變得越來越突出和重要了,我們家庭應當充分地認識到這一特點。
通過上述初步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指導孩子學習方面的主要任務,并不是重復學校教育的孩子傳授知識或提前補習知識的任務。更主要的是針對孩子的特點,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負責地、有效地指導孩子學會自學。提高自學的能力,為使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中,以及在將來的發(fā)展中取和更好的成績奠定基礎。同時家庭教育在充分利用親情關系來指導孩子的學習上要比學校教育更具優(yōu)勢。
二、家庭教育中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如何幫助孩子學習?如何使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差”生行列躍進到中上等或前幾名?孩子成績的高低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策略與考試心態(tài)、老師的教學方法、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等諸多因素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輔導行為及態(tài)度與孩子的學業(yè)成績緊密相關,為提高 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們是否注意下面幾個問題。讓我們共同探討一下。
1、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談話應該是友善。
假如有一個孩子做10道數(shù)學題,結果做錯5道。智慧的家長會說:“真不錯。這么難的題能夠做對一半。希望今后再努力,一定能進步!倍痹甑募议L會埋怨、斥責:“你真笨。這么簡單的題做錯了一半。以后怎么上大學?準是回家耕田。”兩種對話方式的結果,會大不相同。前一種對話能增進孩子努力的信心,而后成績進步的可能性增大;而后一種對話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以后的學習狀況不容樂觀。因此,給孩子鼓勵與表揚的對話效果優(yōu)于對孩子的刻薄與批評。
2、對孩子寄于合適的期望。
好的希望能轉化為孩子“因我實現(xiàn)的預言”。刺激他們不斷追尋期望的目標,不斷獲取成功。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實際學習能力,使他們“跳一跳”夠得著。若是“跳三跳”也夠不著,或是“搭上板凳也還夠不著”,就是堰苗助長。據(jù)了解,多數(shù)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就期望孩子上重點大學、出國深造等。這樣的期望往往大大超出孩子的實際狀況,超出家情和國情,最終很可能給孩子和家庭帶來失望。
3、建立起親子間的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親子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人格的成長。這種感情聯(lián)系可以從親子之間相處的時間、互動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問題是否感興趣等方面反映出來。目前多數(shù)家庭的情況是孩子上學早出晚歸,父母的工作也很忙。親子之間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往往會有晚餐的短暫時刻,家人才能坐在一起嘮嘮家常話。但不少父母把這一珍貴的感情交流機會,當成孩子的訓誡或體現(xiàn)家長權威的“課程”。使孩子繼續(xù)上課,精神得不到放松,以致影響食欲,父親指責、母親呵護,孩子痛苦與緘默等。這種惡性循環(huán),當然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是否聽聽孩子說什么?他們關心什么?他們需要什么?親子之間是否建立同理心?根據(jù)許多成功的經驗,家長與孩子建立親子感情溝通的藝術,主要表現(xiàn)在傾聽、發(fā)現(xiàn)……等。許多聰明的家長就是注意傾聽(即使自己不感興趣的話也要耐心地聽)。誘出來孩子一串串心里話,使溝通變得很容易。所謂傾聽,就是不但要努力地聽進去,而且要思考,注重發(fā)現(xiàn)孩子談話中的閃亮點,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同時家長要主動地把那種居高臨下的、專制的、緊張的親子關系。這樣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有效的親子溝通,就很難會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4、培養(yǎng)孩子自覺習慣。
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幫助。但最終要靠孩子自學本領的提高。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過程的自我監(jiān)測與調控,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善于學習的孩子常常運用一定的方法,如預習-設疑-閱讀-自我背誦-自我測試(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過程使孩子學習效率高、成績好、父母也省心。有不少家長缺乏家教知識,從幼兒園起就幫孩子做“家庭作業(yè)”,孩子上小學后繼續(xù)“幫忙”,到了中學結果是父母感到數(shù)理化知識“黔驢技窮”,解題“望洋興嘆”。只好請家教,使孩子一直處在依靠外人輔助學習的狀態(tài)中。這種“不省心”的孩子在獨立的考場上,多會失敗。
在家庭教育中,所謂指導孩子學會自學,主要是指教孩子會自己自覺地學習,使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要讓孩子能夠自己自覺地學習,可以從下面幾方面來考慮。
首先指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在這方面,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訂個人學習計劃。關于學習計劃,主要是與孩子一起制訂自學時間表,讓孩子養(yǎng)成按照時間表學習的習慣。自學時間表要符合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給孩子留有一定的自由活動的時間。為了使孩子習慣于使用自學時間表,開始的時候,家長可加強督促,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小鬧鐘,及時提醒孩子根據(jù)時間表進行活動,養(yǎng)成遵守時間,講究效率的習慣。關于學習規(guī)則,要與孩子商定:到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學習時間應與學習內容保持一致。如放學后先把作業(yè)做完做好,按質按量完成,以后再從事其他活動(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嚴格要求,做到學習時間內,認真學習,不能吃東西,不能玩玩,且不能邊做作業(yè)邊聽音樂、看電視,不能走來走去三心兩意的,做完作業(yè)后要作認真檢查。家長可根據(jù)孩子是否認真執(zhí)行計劃的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和懲罰。做到嚴格要求,有始終。
其次,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學環(huán)境。家長要盡量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房間、桌椅和照明,為孩子建立一個安靜的自覺環(huán)境,保證孩子學習不受干擾,要形成一個尊重學習的家庭環(huán)境,在家中可設一個家用圖書室可書櫥等。為孩子準備一些兒童字典、詞典、地圖冊或小百科全書之類的書籍,教會孩子使用的方法,養(yǎng)成不懂就查閱字典、詞典或有關書籍的習慣,家長也要看書、看報,并鼓勵孩子利用一切機會,多讀書、多接觸各種信息。因為孩子只有讀得多,才讀得好,自學的能力也就越強。
三、把孩子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與生活能力的養(yǎng)成結合起來進行。
孩子的學習與他們的生活是不矛盾的,不能為了孩子的學習而放棄讓他們參與生活的機會。實際上孩子的自學能力只是他們生活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把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的要求結合起來進行,使孩子不僅對學習感興趣,也要對周圍的世界、周圍的生活感興趣,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應用。
總之,通過家庭教育來指導孩子的自學要把握幾個原則:
一是要重視孩子自學習慣的養(yǎng)成,讓孩子形成嚴格按時間表管理自己學習的作風。
二是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是寬容孩子,對孩子在自學過程是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要耐心教育,不要施以重壓。我們應該明確,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責任,形成自覺學習的要求,要比僅僅取得一次好成績要重要。
學校與家庭要求和鼓勵青少年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是對的,事實上不經過艱苦的學習和鍛煉,年輕人是很難成長起來的,但一定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教育方法。古時候有“頭懸梁”、“錐刺股”、“穿壁偷光”等勤奮學習的故事,主要是用來教育青少年樹立好學上進的志向,但如果方法不對或不適當,也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這方面的教訓有不少,要引以為戒。(不能過于苛求、嚴而無度造成惡果。孩子自殺或殺自己的親生父母的事例。)所以作為父母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康的人,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
在當前的情況下,要使孩子健康成長,必須減輕他們的負擔把他們從書山海題中解放出來,引導他們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開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社會經驗。如有的孩子受了社會上不良影響,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就是因為他們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認識不夠,辨別能力和自制能力差。要鼓勵孩子走向社會,同時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和抵制社會的歪風邪氣,對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不良思想和行為要及時地給予指出和糾正,把孩子引導到健康的發(fā)展道路上來。所以家長們不能把孩子整天關在家里死學死讀,不要整天就向孩子要成績,要分數(shù)、名次,揮舞著升學這根指揮棒恐嚇孩子。如考不上大學,你這輩子就完了!讀不好書我們就打死你?茨阌心樢娙藛?省得到時找不到工作餓死。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怖中,說到學習就憂心忡忡、顧慮重重,讀到考試就食不甘味、寢不能寐,進了考場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這樣能搞好學習嗎?這樣能培養(yǎng)出人才嗎?
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應堅持教學的社會主義的方向性,重視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素質的互相促進,特別是思想品德素質不高,必然會影響其成長和成才。所以,培養(yǎng)青少年健康成長,使之走上成才之路,不能單重視智育,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要重在育人,教孩子學會做人,把孩子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我們的孩子能否在明天的較量中勝人一籌,取決于今天的教育。當前,我國的教育領域正經歷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歷史性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觀念都在發(fā)生變革,三者在教育過程中的關系也在調整著。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家庭作為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必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人父母為國教子,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時代內賦予的使命,自覺主動地充當學校素質教育的合作者。我們希望家長們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與質量,讓家庭教育這塊教育中的基石與教育事業(yè)一起托起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大廈。
上一篇:家庭教育中如何開發(fā)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下一篇:教孩子學會“善待”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