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教育不是“數(shù)字游戲”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4-4-18
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介紹在暑假期間讓孩子學習基本的國學知識對于孩子的重要性,讓孩子在夏令營中快樂學習。
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介紹,在當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大家去“十百千”,如果我們的學子們達不到這個標準,“十百千”會不會流于形式,而達標了又會不會使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再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來那么多日復一日的“日明一禮、日正一行、日學一語與日行一善”?國學教育,開一個“十部經(jīng)典”的讀書目錄,搞一次“背誦百首古典詩詞”的競賽活動,開展一次“明禮正行”心得體會的座談會,這些都未嘗不可,但如果要求成都市青羊區(qū)所有的學生都來從事這種“十百千+四個一工程”,實在有些“游而戲之”的味道了。國學教育,貴在“學而時習之”,貴在“古為今用”。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育行政部門的局長們及學校的師長們不光要自己熟讀經(jīng)典,更要想辦法將國學教育課教得生動活潑。 “知之為知之”是不夠的,還得想辦法將“茶壺里的餃子倒得出來”。國學教育,或干巴巴的說教,或照本宣科,學生聽起來寡淡無味不行,師長們應走紀連海、于丹、易中天之路,講解國學經(jīng)典要講得喜聞樂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十百千+四個一”。
孔子國學夏令營認為國學教育,不是“數(shù)字游戲”,也不是全靠“唱”來的,師長們、家長們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要給孩子們做出好樣子。遵紀守法,修身養(yǎng)性,首先是師長們、家長們帶頭明禮正行。要求學子們“日正一行,日行一善”,有些局長、校長能不能“不公款吃喝,不收費補課”,有些教師能不能不在麻將桌上“夜以繼日”,能不能不接受家長的“請客送禮”?有些有權有錢的家長能不能不再給孩子搞“冒名頂替上大學”、“民族生身份造假”?“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振興國學,孩子們當“以師為師,以父為師”。在我看來,要想在我們的下一代以及“下一代的下一代”中振興國學,起碼應包括筆者在內這些“為人師者”先來個“振興”。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 www.tbmh.com.cn/kongzi/
【糾錯】
閱讀上一篇:淺談中醫(yī)有趣的別名
閱讀下一篇:沒有了
孔子夏令營熱報線路
學校動態(tài)更多>>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