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特點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4-4-21
禮儀是傳統(tǒng)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了解傳統(tǒng)的禮儀以及其變遷,對于了解中國燦爛的文明很有幫助和當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很有益處。
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介紹,世間萬物的存在都必然有其獨特的特點,禮儀也不例外?偟恼f來,其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1)民族性。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傳統(tǒng),也造就了中國社會風俗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世界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然,在我們民族內(nèi)部,同一類的禮俗在不同的民族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和不同特點。例如孩子出世的報生禮俗,我們一般是女婿親自攜帶禮物去岳母家報喜,而西方風行在報紙上刊登出生廣告。
(2)地域性。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比珖鞯氐教巶鞑ブ鞣N各樣的禮俗,其內(nèi)容,形態(tài)各異。即使是同一個民族,也因為地理環(huán)境、生活方式和生產(chǎn)方式的不同,其禮俗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在飲食方面,“南人之飯,主要品為米,蓋炊熟而顆粒完整者,次要則為成糜之粥。北人之飯,主要品為麥,屑之為饃,次要則為成條之面。”
(3)階級性。禮俗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很早開始起,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就非常重視用禮俗來對民眾進行教化。有的時候統(tǒng)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上層地位,顯示自己的優(yōu)越性,時常采用國家法律的手段和強制措施,給禮俗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例如在服飾方面就有很多的規(guī)定,黃色和龍紋是皇帝的專用品,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享用,否則就是僭越,就是越禮逾制,有的甚至要被處死。
(4)封建性。我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封建的思想無孔不入,使禮俗也帶上濃重的封建色彩。例如在封建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從屬于男子,為了約束婦女,提出了所謂的:三綱五!,“七出”等等,不給婦女一點自由,甚至在丈夫去世后,妻子要為其守節(jié),終生不得在嫁。當然也有一些禮俗也具有反封建的意義,但是這些禮俗本身受到當時歷史條件和環(huán)境的制約,還是不可避免的會帶有一些封建性。
(5)傳承性。禮俗是在社會中長期流傳的,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而消亡,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有的時候因為有些朝代的某種強權政治會短暫消失,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和環(huán)境,又會死灰復燃,其生命力是極強的。這些禮俗代代相傳,不易消亡。當然社會在進步,人類的生活在不斷提高,禮俗也在不斷的注入新的內(nèi)容,例如起源于龍騰崇拜的龍舟竟渡被后世賦予紀念屈原的內(nèi)容。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 www.tbmh.com.cn/kongzi/
【糾錯】
閱讀上一篇:文明禮儀的常識
閱讀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