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系你吧!
下面是新航道夏令營整理的一篇營員的親身游學經驗,供大家參考!
應大家的要求,說說以我感受到的美國教育模式和國內教育模式的差距,這個主題比較嚴肅,我會好好的以我的視角把我看到的美國教育模式和中國教育模式進行比對。以時間軸來做對比。
每天早上的上學時間來說,美國的上學時間是8:30,當然,有些是有差異的,這里按這個時間算。而國內的上課時間是八點,但是在這之前,我們要在七點左右到教室,七點多開始上早自習,到八點開始上第一節(jié)課。所以,我們把中國學生的起床時間定為六點,洗漱早飯到校為七點。進班交作業(yè)然后開始上早讀。這是一個普通學生的早上時間安排。而在美國,我們學校的上課時間為8:30 ,所以,你只需要在八點半之前進班就好,之后就是正式的上課,所以,我們可以把美國學生的起床時間定為七點半。就這點上,我們的中國學生在睡眠質量上就拉下了。這一點我們稍后再解釋有何隱患。
到了上課的時候,通常是班主任看早自習,然后任課教師近班來講課。老師照本宣科,把講了數十年換湯不換藥的教材給我們講。這個教材不變我是有根據的,我的初中是重點校,我的老師經常會去參加中考[微博]的出題工作,資歷差一點的也都是判卷的。我們的老師經常說的就是,這些東西我都教了十幾年了,也經常會拿一些以前的老題進行整改然后再讓我們做,以至于到了初三畢業(yè)前,我做卷子看題幾乎可以知道這是哪個區(qū)的那個時間段的什么類型的題?。?!然后拿出幾天前的卷子,從容的把能抄的都抄上。
在美國,老師的辦公室和教室都是一體的,可以說老師在教室里辦公,學生也在那里上課,所以,老師會把教室進行裝飾。假如這個教室是寫作和閱讀教室,你一進門就會看到教室里貼滿了同學們寫得文章,自己設計的故事分析圖,和做過課堂講話留下的作品,哪怕你就在那個教室呆幾天,像我們這種游學,她也會盡量把教室裝飾成我們自己的語言學習教室。這樣做的好處就像是可以瞬間融入我們的課堂中,就像學生去化學實驗室或者生物實驗室聽課會效果更好一樣。
在課堂上,我們中國的老師會在時間充裕和課程安排不是很多且心情較好的時候給我們自由想象答案的時間,然后會把正確的答案超在黑板上,隨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他抄下了,并且背熟??!老師還會不定時的抽考,沒背熟的還要罰抄,這種現象在一些好的小學五年級后到初中畢業(yè)都會很常見。然后,我們會在期末考試前背下將近5000字的主要內容簡述和中心思想,還有一些例題,加起來的話就要有小一萬字每個學期,當然,對于一個成人不算多,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一個學期的時間也可以接受,可是我們需要掌握的科目課不止語文這一科。剩下的理科會讓我們做題做到吐,每天還有幾道難題給同學們拔高,學過奧數的同學基本不用看,沒學過的同學就基本放棄了。英語這種死記硬背的科目也和理科一樣在高中前基本靠被為主。我說的這些是一個中學生在上高中之前的學習狀態(tài),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這樣學,但是凡是家里面要強或者學校管得嚴的,這些都是必修的事情。所以,基本到了假期,我們基本上都會有一段時間的真空期就是腦子會什么也不記什么也不想。隨后在新的學期開始新的工作。
在美國,我們的英語課,即語文課上,老師不會給我們標準答案,老師會讓我們幾個人一組,或者說是每一個組的同學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個故事的結構,人物特征,概括,和總結。然后分工不同的做小組展示,老師當堂會記一個分數作為課堂表現分。隨后老師會把學生做的東西做一個總結,而我們考試的時候,答案就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只需在考前老師劃重點的時候把老師提到的畫一下。然后熟悉一下就好。我們平時上課時都是幾個人坐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組,這樣做活動的時候會方便一些。我們的期末考試可能不是一張白紙,或者說,筆試部分的比重不大,但是我們會有一個自己設計的作業(yè),像一些任務介紹,對我們所學的東西配上ppt做一個總結什么的,最后的總分是一個這些東西綜合的分數。
在上課的時候,我們中國的老師會用很官方的語言和極其準確的言辭快速的讓你把答案和要點記下來,尤其在考試前,我基本上看不到老師的笑臉。平常碰到一個會和同學們開玩笑的老師,會迅速和我們達成一片,他教的班級的成績可想而知。老師上課時會經常整頓紀律,不會跟我們浪費太多的時間在一些與課堂不是很相關的事情上。課外的延伸好像也不是很多??傊还?jié)課下來,基本上收獲的只有筆記疲憊。當然,知識還是有的,而且會異常的多。
在國外,老師上課的第一件事是和我們開玩笑,國外的老師都比較開放,老師會經常在課上說xx同學我愛你,或者是xx同學你不能愛我除非我老公同意這樣的玩笑話,當然沒有人會當真,老師也會在玩笑后說我不僅愛xx同學,我還愛你們每一個人,你們都是我的學生,我很愛很愛你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心里根本不會反感,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感動,也許是中西文化的表達凡是不同,但是這些話在任何地方說出口都是暖暖的。老師和學生的距離瞬間就穿過太平洋到我們的心里了。


閱讀上一篇:在游學中感悟中西方差異:美國篇
閱讀下一篇:英國倫敦游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