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對八字腳有療效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4-1-6
通過上海奧林修斯夏令營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踢毽子的作用有了了解,平時大家聚在一起踢毽子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什么是八字腳?踢毽子對八字腳有療效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以下具體內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見有些人腳掌向外,或者向內,也就是常說的是個“八字腳”。解放軍304醫(yī)院骨科商衛(wèi)林主任說,造成“八字腳”的主要原因是幼年時過早地站立學走路,腿的力量弱,很難保持身體平衡,腳尖就自然地向左右分開,以擴大腳底面積,增加穩(wěn)度,防止跌倒,慢慢形成習慣所致。另外,有的人用不正確的姿勢走路,慢慢形成習慣成為八字腳畸形。
據商主任介紹,矯正“八字腳”的方法有很多,踢毽子就是—種有助于矯正“八字腳”的較好的鍛煉項目。如果是“外八字腳”,踢毽子時多做內拐踢即屈膝用腳內側踢 ;要是“內八字腳”,可多做外拐踢(即屈膝內扣,用腳外側踢)。
另外,也還有很多方法,如起蹲法,內八字腳的人,兩腳外旋位站立;外八字腳的人,兩腳內旋位站立,做下蹲起立動作?v跳法,拐腿跳可以矯正內八字腳,盤腿跳可以矯正外八字腳。或用腳外側或腳內側連續(xù)向上盤踢足球、沙包等物。擱腿法,一條腿擱在水平面上,先拉松下肢關節(jié)韌帶,約10分鐘后再用兩手扳腳,內八字腳的人向外扳,外八字腳的人向內板。直線邁步法,在地面上畫兩條直線,兩直線間的距離成為一橫拳,要求腳跟和腳尖都要踏在直線上,步伐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直線跳步法,在地面上拉一條繩子,讓腳掌平行于繩子跑,也可以沿著畫好的直線跑,要求每跑一步都要踩在線上,自己的膝蓋和腳尖正對著前方,不要偏離。
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各種姿勢時,要注意腳尖繃的方向,如果是“內八字腳”就要注意向外繃腳尖;是“外八字腳”就要盡量向內繃腳尖。使膝、踝關節(jié)保持直線,特別是在做舉腿、下蹲、跳躍等動作成者內扣,腳尖要有意識地對準前進的方向,沿著直線前進。平時還要注意養(yǎng)成正確的坐、站、走、跑的姿勢,只要思想重視,持之以恒,定能達到矯正的目的。
成都體育學院運動系專家認為,踢毽子與其它運動相比,其獨到之處在于,它對調節(jié)人的眼、腦、神經系統(tǒng)和四肢的支配能力有著特殊的功能。從運動學角度分析,踢毽子的技術動作需要四肢通力配合,是一項全身運動。它主要以下肢做盤、磕、拐、蹦、落等動作來完成,通過抬腿、跳躍、屈體、轉身等運動使腳、腿、腰、頸、眼等身體各部分得到鍛煉,其中最顯著的區(qū)別在于它的動作可以讓人體的關節(jié)得到橫向擺動,帶動了身體最為遲鈍的部位,從而大大提高了各個關節(jié)的柔韌性和身體的靈活性。另外,長期參加踢毽子還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踢毽子要求技術動作準確,使毽子在空中飛舞不能落地,每種動作需在瞬間完成,這樣就會使人的大腦高度集中,心身專一,從而排除了雜念,使習毽者感到身心舒暢,活力無限。
踢毽子對糖尿病人有特別的幫助,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偏高,缺乏運動,下肢會逐漸萎縮,而踢毽子主要以腿部,腳部運動為主,從而帶動全身血液循環(huán),這對血糖的調節(jié)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另外,踢毽子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肩頸病和坐骨神經痛等慢性疾病也會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之所以能夠普及,還與所用的器材簡單、攜帶方便和所需場地小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踢毽子不受年齡、性別限制,不易受傷,簡單易學也是其優(yōu)勢所在。
通過上海奧林修斯夏令營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踢毽子的作用有了了解,平時大家聚在一起踢毽子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咨詢電話:400-6900-650
值班電話:15801555540 13691570089
閱讀上一篇:毽球的腳法介紹
閱讀下一篇:每天堅持踢毽子可有效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