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有利亞裔小孩的心智發(fā)育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4-6-11
雙語也能減少他們的內化行為(明顯的焦慮,孤獨,低自尊以及哀傷)和外化行為(高頻地爭論,打架,生氣,沖動行為以及伴有持續(xù)的令人不安的活動力)。
新東方英語夏令營小編了解到,能說兩種語言的亞裔小孩似乎較少的表現(xiàn)出負向內化和外化行為。反之,不能流利地說英語會使得此行為進一步加劇。
研究表明,雙語不但有利于小孩的學業(yè),更能在心智上使之受益。
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至少是對亞裔小孩,雙語也能減少他們的內化行為(明顯的焦慮,孤獨,低自尊以及哀傷)和外化行為(高頻地爭論,打架,生氣,沖動行為以及伴有持續(xù)的令人不安的活動力)。
此項研究是由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韓文瑞副教授以及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工作學院黃建忠副教授共同發(fā)起。其研究結果發(fā)表在五月份的美國公共衛(wèi)生學報上。
在“兒童早期縱向比較研究”這一項目中,錄入了一份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兒童樣本——于1998-1999年注冊進入幼兒園的21,260名幼兒,并一直追蹤其成長軌跡至八年級。有由老師們跟蹤觀察多年所收集的關于兒童內化和外化行為的數(shù)據(jù),也有小孩們入幼兒園時所能說的單一語言和多種語言的記錄。
兩位教授選擇了12580名兒童作為其研究的子集。其中,有11,060名為在美國出生的非西班牙裔白人,1,520名具有亞洲血統(tǒng)。在這11,060名兒童中,10,850人只會說英語,而210人能說兩種語言,且主要是歐洲語言,比如法語,德語或是意大利語。而在1,520名兒童中,910人能說兩種語言,380人只能說英語,而230人只會其本國語言。會雙語或是本國語言的小孩能講中文,菲律賓語,日語,韓語或東南亞語的其中一種。
在此次調查中,研究雙語與其后產生的內化和外化行為問題是否存在直接的關聯(lián)時,兩位副教授同時考慮了其他的可能變量,比如出身地,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家庭規(guī)模,學校類型及標準,以及學業(yè)成績。
結果發(fā)現(xiàn)這種直接關聯(lián)確實存在。雖然所有小孩在進入幼兒園時,內化和外化的問題都處于相近的水平上,但會雙語的小孩比只會英語說的小孩在這一問題上增長緩慢,且在其五年級時內化和外化問題水平有所降低。
因此,兩位副教授得出了雙語能減少亞裔小孩的內外化行為問題的結論,并給出了幾種解釋。他們解釋到:“會雙語的小孩除了在學校能用英語正常溝通外,他們也能從自己的家庭和民族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對兩種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能幫助小孩欣賞多元文化以及與同伴和老師相處融洽。”
研究還表明了,在五年級時,那些只會講父母的語言而非英語的小孩比母語為英語的小孩更多的出現(xiàn)內外化行為問題。 韓副教授告訴記者,他本人對結果感到很意外。他原本預想英語不流利可能會對小孩的社交以及情感造成傷害,可其程度遠沒他們研究所得的那樣嚴重。
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現(xiàn)實意義,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父母應該盡量和小孩講母語,而學校應努力培養(yǎng)雙語,而不只是英語……” 但父母和校方也應確保那些在母語環(huán)境下成長的小孩能流利地說英語,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學習,不會因為溝通不暢而造成心理問題。
閱讀上一篇:學前孩子學英語的冷思考
閱讀下一篇:沒有了

- 深圳新東方酷學酷玩夏令營 新東方酷學酷玩夏冬令營秉承"以學生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融合專業(yè)高效的授課模式和酷炫時尚的課內外活動,將"學中玩,玩中學"的特色……

- 深圳新東方泡泡少兒夏令營 24小時全天浸泡式學習口語,外教和中教結合授課,共同營造專業(yè)化的口語課堂,讓孩子在環(huán)境中習得英語,豐富多彩的團隊拓展活動和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