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詳細信息介紹
英國位于歐洲西部,為大西洋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和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英吉利海峽(拉芒什海峽)等與歐洲大陸相望。北部的蘇格蘭為山地,到處牛羊成群;南部英格蘭原野風光令人陶醉,西部的威爾士以崎嶇的山嶺和比率的河谷著名。主要河流為塞文河、泰晤士河。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人口5920萬,首教為倫敦。英國國土狹小,卻對世界產(chǎn)生莫大的影響力,過去曾是龐大帝國的中樞,因此英語通行全球。
英國是個美麗的國家,文物古跡比比皆是,自然風景秀麗可餐,旅游資源豐富。許多城市,如“萬城之花”倫敦,“北方雅典”愛丁堡,大學城牛津、劍橋,古色古香的約克城,莎翁故鄉(xiāng)斯特拉特福都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旅游名城。目前,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的名勝古跡和天然景觀就有14處,即倫敦塔、威斯敏斯特宮(國會大廈)、布倫海姆宮(牛津附近),坎特伯雷主教堂等,都是極受游客青睞的觀光熱點。

自然地理面積24.36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格蘭地區(qū)13. 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 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 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 36萬平方公里。位于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它的陸界與愛爾蘭共和國接壤。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
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qū)、蘇格蘭山區(qū)、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qū)。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愛爾蘭的訥湖(396平方公里)面積居全國之首。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終年溫和濕潤。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于-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多雨霧,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qū)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于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干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后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tǒng)治。羅馬人撤走后,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并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并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tǒng)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后經(jīng)英王短期統(tǒng)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zhàn)爭”,英國先勝后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fā)資產(chǎn)階級革命,成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

。保叮叮澳晖醭瘡捅,1668年發(fā)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并,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并。18世紀后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yè)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開始衰敗。英國于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tǒng)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經(jīng)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英國的憲法不同于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憲法,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習慣法、慣例組成。主要有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蘇格蘭另有自己獨立的法律體系。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圣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圣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準法律,宣戰(zhàn)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過,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襲貴族失去上院議員資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議員將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chǎn)生,采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qū)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政府實行內閣制,由女王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shù)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并組閣,向議會負責。
沒有人不知道英國,這個國家曾經(jīng)給世界以巨大的影響。但是,這個曾名震全球的大英帝國,如今卻給人一種年老體衰,舉步維艱的感覺。特別是隨著“夕陽帝國”這一稱呼的頻頻使用,這種感覺會不時地跳進我們心中。但是,當我們每次踏上這個為高失業(yè)率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的國度時,還是感覺到了她那深沉的力量,仍然緊緊守護著它本不該失掉的東西。

英國這一稱呼,來源于england,即英格蘭,它所表示的地域其實是非常模糊的。實際上,英國這個詞所指的地域包括由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三部分構成的大不列顛島及北愛爾蘭。正式名稱為“聯(lián)合王國”。稱其為“英國”,對于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北愛爾蘭人來說有些失禮。所以請游客注意,在訪問英格蘭以外的地區(qū)時,如果不小心對那里的事物冠以english(英國)的話,可能會招來意想不到的反對。
從各地區(qū)的面積來看,英格蘭當仁不讓占據(jù)了國土的一半左右,其次是: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北愛爾蘭只不過是英格蘭的10%)。英國沒有太多的高山峻嶺,蘇格蘭雖被稱為全境皆出,其最高的尼維斯峰才不過1343米,形狀和線條也都舒緩平坦,感覺上更像丘陵。產(chǎn)生這種感覺,或許不只是因為它高度不夠,還可能是因為山上樹木太少的緣故吧!比如說《呼嘯山莊》中的背景地摩爾地區(qū),其實英國有不少類似這樣的貧土區(qū)。但那種羊群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的畫面,多多少少地掩蓋了英國土地較為貧瘠的事實。
上一篇:2011跟隨新東方夏令營的腳步一起游學!
下一篇:英國地勢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