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能夏令營介紹2003年內(nèi)蒙古高考文科狀元金奇敏。
通過往年的高考試卷可以看出,正確使用實詞、虛詞是高考語文命題的一個必考知識點,相對而言,對實詞的考查較虛詞稍多一些。其考查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以辨析同義詞或近義詞為主,用選詞填空的形式完成。設題所選詞語強調(diào)規(guī)范性、靈活性、差別性,同生活聯(lián)系緊密。因此,多掌握一些分辨實詞的方法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xiàn)在,學能夏令營來具體介紹一些辨析實詞的方法:
1,組詞法。這種方法多用于對有一個字相同的詞語進行辨析。如:溝通、勾通,“通”字相同,要辨別出來,只要對“溝”“勾”分辨就可以,“溝”可以組成“鴻溝”,“勾”組詞為“勾結(jié)”,于是這兩個詞語意義不言而喻,“勾通”一詞含有貶義。大家可以試著辨析以下幾組詞:獨立、獨力;形跡、行跡;
2,造句法。這種辦法適用于一些熟悉的常用的詞語。造一個句子就等于給詞語提供了一個使用的環(huán)境,便于操作。如,琢磨、捉摸。句1,它的脾氣難以捉摸(捉摸,估料、猜測)。句2,這個問題值得琢磨(琢磨,思考、思索)。大家可以試著辨析以下幾組詞:就診、應診;臨近、鄰近。
3,反義詞。這個方法適用于形容詞及一些副詞。如,偶爾、偶然。“偶然”的反義詞是必然,而“偶爾 ”意思。又如,相對、比較兩個詞,“相對”的反義詞是絕對,而“比較”是區(qū)別于“一般”,有較重的程度。大家可以試著辨析以下幾組詞:熟悉(清楚)、熟習 (熟練);愚蠢、愚昧。
4,搭配法。這個方法適用于熟悉的詞語,只要給被辨析的詞語搭配一個成分,表明一個意思就能辨別開來。如,正規(guī)、正軌。我們可以這樣搭配,正規(guī)部隊(區(qū)別于非正規(guī)),走上正軌(正常道路、軌跡)。又如,調(diào)理、調(diào)節(jié)。可以搭配為:調(diào)理腸胃,調(diào)節(jié)腸胃功能。在搭配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二詞的區(qū)別。大家可以試著辨析以下幾組詞:周全、周到;輕率、草率。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平時要注意收集生活中常用的近義實詞,搞清詞語意義,擴大自己的詞庫。收集詞匯有兩條捷徑。一是注意收集歷年各省市高考模擬題中的詞匯,凡模擬卷中出現(xiàn)的詞匯大都是命題專家精挑細選的,典型而實用。二是注意從大型報刊的新聞報道類作品中收集具有時效性的典型詞語。多看報刊,多注意收集詞匯可以增強語感,增強對詞語的辨析能力。
總之,考語文不能光盯著閱讀、作文題,詞語題雖說分少,但還是比較容易拿的,在高考中,能拿的分數(shù)一定不能讓它跑了。
古詩詞鑒賞是每年必考的題目,這里介紹幾個答這類題的技巧。
2002年甘肅省高考理科狀元高晉說:
近年來,詩歌鑒賞題在高考中越來越不可或缺,難度上有加大趨勢,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尋找到一些基本規(guī)律,是能游刃有余的。
在高晉看來,在解答這類題時,要注意抓住三個關鍵問題:
1.抓詩眼
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抓意象
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jié)合。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訂俗成,有規(guī)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鄉(xiāng)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chuàng)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chuàng)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明意境
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fā)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yōu)秀的古詩詞都創(chuàng)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梢?,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在解答古詩詞鑒賞題時,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guī)范。
高考語文對現(xiàn)代文的要求比較高,考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