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升高8000米對于蜜蜂來說如同兒戲。雖然聽起來不可置信,但是大黃蜂可以在氣壓相當于海拔9000米高空的環(huán)境下輕松飛行,這是比珠穆朗瑪峰更高的高度。美國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蜜蜂通過更大幅度地撲扇翅膀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他們已經(jīng)在實驗室證明了這一點。雖然在喜馬拉雅山峰頂蜜蜂也許找不到任何食物,但研究人員相信蜜蜂的這個技能可以幫助它們躲避其他地方的捕食者。
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區(qū)中經(jīng)常能看到大黃蜂,甚至在5600米的高度也有它們的活動記錄。在更高的海拔點,空氣稀薄會使靠撲扇翅膀上升變得更加困難,同時氧氣含量的下降可能會使蜜蜂的新陳代謝系統(tǒng)走向極限。但是這些生理因素的影響還沒有得到清楚證明。
在英國《生物學通訊》雜志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懷俄明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動物學家試圖證明大黃蜂的飛行高度是否會受到空氣動力學和生理因素的影響。他們抓住在中國四川地區(qū)3250米海拔高度飼養(yǎng)的五只雄性大黃蜂,把它們放在玻璃房中。一旦它們扇動翅膀往上飛,通過一個手動泵玻璃房中的氣壓就會模擬外界500米高度間隔條件出現(xiàn)下降。結果顯示,五只大黃蜂都能在相當于7400米高度的氣壓下飛行,其中3只能在8000米以上高度飛行,另外兩只的飛行高度甚至超過了9000米。
研究人員觀察到大黃蜂并沒有改變它們的振翅頻率,而是加大了振翅幅度,這意味著向下推動更多的空氣分子。然而這并不代表蜜蜂真的可以飛到珠穆朗瑪峰。氣溫會隨著高度上升而下降,5000米海拔高度以上的寒冷對大黃蜂來說是個艱巨的挑戰(zhàn)。這些變化因素在玻璃房中并沒有得到模擬。
那么為什么高山熊蜂具備高空飛行的特別技能呢?研究人員懷疑這是因為它們需要執(zhí)行其他任務,例如逃避敵害或者搬運重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