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潔、優(yōu)美、舒適,甚至可以講有點豪華的教室中聽老外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原本以為國外的教師會用那種帶地方口音的發(fā)音為學生授課,并且語速十分快,但真的上起課來學生基本都能聽得懂,即使有一些專業(yè)術語不懂,帶隊老師也在同步講解,所以學生覺得較為輕松和愉快。
馬一龍教授是個老外,但是基本用了全中文來講課,他曾經在臺灣、香港工作多年,研究中國文化,在華大擔任歷史系教授。對修學營的同學講了“美國文化”特征,因為對中美雙方的文化非常了解, 講課內容又貼近生活,講課方式比較風趣、幽默,學生們都說聽他的課很痛快,也學到了很多關于美國風土習俗方面的知識。對于這位本土美國人的語言天賦和他對中國歷史的精深研究,大家都很佩服。
Bill教授為學生主要講述了關于人的責任心這一話題。他跟大家分享了他對人的責任心的看法和獨到的見解。讓學生從一個教授的視角看到了責任心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生準則之一,學生仿佛在一課之間好像成熟了許多,關于這個話題,學生和Bill教授還交換了看法。
下午,修學營師生一起參觀了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Boeing公司從波音747到波音777、787的三個生產車間,生產車間的宏大規(guī)模讓每一位參觀者驚嘆,我們都感慨美國生產技術的先進,同時也感受到了美國一線工人對于工作的一絲不茍,就是一個看大門的保安也是及其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