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一眨眼就到了,現(xiàn)在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在找尋最佳英語學習方法,可以迅速的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可是真沒有一種方法能適應所有的孩子,因為這都需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來綜合運用方可。下面是
成都新東方夏令營小編整理的部分內(nèi)容,希望會對家長和學生們有所幫助。
其實世上沒有所謂的“最佳”方法,因為每個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要懂得其中的利弊,對各種方法的一個有機理解和綜合使用。這里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在我們專業(yè)圈子里反復被提到。我的導師委員會的一位主席,當時是已經(jīng)接近退休年齡的老太太了,主講了一場培訓課,規(guī)模比較大,聽眾有兩百多人,其中一名學員指出了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直譯:完全肢體反應法)是最好的方法。TPR是個很特殊語言教學法,它通過語言指令讓學生做各種肢體反應,比如說到“左”就伸左手或是向左轉(zhuǎn),這樣目的語直接和肢體動作對應,免去了介質(zhì)語言的使用,學生學習得快,而且課堂參與程度很高。批評的意見就說這個方法對成年人不好使用,或者班太大了調(diào)動不開。于是主講教授就開始調(diào)動在座的兩百名成人學員,短短一分鐘內(nèi)就把大家調(diào)動到了教室兩邊的墻邊上,當時調(diào)動的場面太大,連教學錄像都沒有能夠有效記錄下來。
大家事后津津樂道的是教授的課堂控制能力。實際上,示范課堂的控制和TPR方法的使用只是她的次要目的,更重要的她要論證怎么看待一個教學法的利弊。TPR的問題在于人類語言的表達能力遠遠超過肢體,不是所有語言內(nèi)容都能夠或適合對應肢體反應的。她問,如果讓你們做“痛哭流涕”,是不是兩百個人就在這里大哭呢?如果做“若有所思”又怎么辦?所以這個方法更適合語言和邏輯能力比較弱的兒童或是初學者,也不能指望學生從頭到尾就都在蹦蹦跳跳中學會一切。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在課堂里穿插,比如一個小時的課上到一半時安排五分鐘的TPR,活躍氣氛、換換腦筋,這樣才是一場成功有效的教學。
第二語言學習效果取決于很多因素,其中影響力最強的一個因素是學習者內(nèi)心的學習欲望。對于孩子來說,這個內(nèi)在欲望在很大層面上來自學習的興趣。一個好的老師或是教學機構(gòu),應該有能力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