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
5難以說明時即查閱書籍
父母親要和孩子一起學習
即使幼小的孩童所問的問題,也不是那么簡單就可以回答出來的。尤其是關于科學方面的問題,有時候真的是會令父母親感到頭痛。其實,這種情形很多,例如:
孩子問道:
"電腦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呢?"
這時,你要怎么回答呢?
有位母親這樣回答:
"在電腦里面計算,因為電腦里面有各種機器。"
"可是,它又沒有紙和鉛筆。是怎么計算的呢?"
"因為機器里面能夠記住計算的方法。"
"可是,它又沒有腦袋。他怎么記住呢?"
"雖然它沒有腦袋,可是它有線路呀!"
"線路是什么?"
結果,使得孩子更加混亂,而更加不解。母親也不是電腦專家,不了解電腦。在這種情況下,要簡單地說明電腦,實在不容易。
不過,這時也不可以告訴孩子:"你現在還小,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如此封殺孩子的問題,是很不恰當的作法。
如果認為要用其他的方法來說明,可以告訴孩子:
"媽媽不太了解,等媽媽查查書,然后再告訴你。"
不過,有時候,"查查書"的說法是逃避孩子的困難問題的借口。但是,最好是按照與孩子的約定,盡快地給予答復。
如果在書或圖畫上,看到可以回答孩子的資料時,要和孩子一起閱讀,然后再作說明。如果是從百科書中得到的知識,就必須要依照孩子所能夠理解的程度,詳細地解釋并說明。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可以通過查書的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將來在孩子上學念書以后,對于自己不了解的地方,也會自己查書。此外,查看書本不只是能夠回答孩子的疑問,同時,這也是開啟孩子未知世界的一個方法。讓孩子從小就接近書本,也許這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喜歡看書。
查書有一個好處,尤其是查閱帶有圖畫的書冊,可以充分動用孩子的視覺。有些是只用語言無法了解的事物,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回答時,一邊說明一邊看圖,這也是一個方法。
如果母親告訴孩子:"媽媽不知道,要查書。"這時,孩子很可能會對母親失去信任感,甚至會因為無法馬上得到答案,而會有一些不滿。很可能因此而增喪失問問題的意愿。
母親不應該覺得科學令自己感到頭痛,而是要培養(yǎng)自己對于身邊的事物經常有"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的科學探討的眼光和態(tài)度,和孩子一起學習,不斷地吸收這方面的知識,并接受孩子所問的問題,而不是僅僅把書本扔給孩子。
利用查閱書本來增加孩子的興趣
四歲的男孩第一次到海邊時,問道:
"為什么海水是威的?"
媽媽也不太清楚,不過自古以來,海水就是咸的。"
"那么,為什么自來水的水不是咸呢?"
"因為叔叔阿姨造自來水用的不是海水,而是湖或河川的水,然后再用機器使它變得純凈j這樣我們才能夠使用。"
這樣的問題,從孩子最容易了解的部分切入,是最好的。例如:告訴孩子,"可以從海水中取得鹽"。這時可和孩子一起看圖畫,了解如何從海水中取得鹽。或是圖書,告訴他有關于曬鹽的情形。
此外,也可以告訴孩子,"海水中的魚喜歡成的水,而我們人類并不喜歡咸水"。還有"海水比較臟,有些人飲用以后會生病"。
甚至也可以告訴孩子,河川和湖里的魚也不喜歡咸水,并說明魚可以分作海軍的魚和何川、湖里的魚。同時,還可以一邊問孩子:"海里的魚和河川里的魚,有何不同呢?一邊與孩子一起查閱有關魚的圖畫,以增加孩子的興趣。如果孩子已經是小學高年級的程度時,也可以舉出鯉魚、佳魚等例子。告訴孩子,這些魚是在河川出生,卻在海里長大的等等有關魚的知識。這會讓他們覺得很高興。
四歲的女孩看到庭院中本未盛開的菊花枯萎時,問道:
"為什么到了冬天時,花會枯萎呢?"
"因為花不喜歡寒冷,所以就枯萎了。不過,也有些花是寒冬中開放的。"
"為什么會有各種不同的花呢?”
"如果所有的花都不在寒冬中開放,你不會覺得很寂寞嗎?所以大自然創(chuàng)造了各種不同的花,而讓人經常看到花開。"
如果再稍微仔細地說明花和季節(jié),這樣會更好。
"天氣寒冷時,我們都會想要躲在家里,行動也比較不活潑;ㄒ彩且粯,比較喜歡溫暖,所以當天氣變得暖和,像是春天和夏天時,各種花卉都會一一盛開。"
這時,可以告訴孩子,春天開了哪些花。父母可以一邊翻開植物圖畫,一邊說明,例如:蒲公英、郁金香等,是春天的花。到了夏天時,向日葵和牽;〞㈤_。到了秋天,菊花會盛開。依照季節(jié)的不同,所開的花也會不一樣。還可以告訴孩子:"天氣轉冷時,菊花雖然會枯萎,可是到了明年的秋天,菊花還會再盛開。我們人類常會忘記東西,可是花是不會忘記的。一旦季節(jié)到了,就一定會開花。"
最近,有許多溫室栽培的花,還可以追加說明:"我們想要隨時看到花的話,可以在溫室中栽培。在春天和夏天開的花,也能夠在溫室中盛開。"
六歲的女孩子從幼稚園回來的途中,問道:
"為什么有人呢?"
"那是因為媽媽會生出娃娃,當這娃娃長大以后,結婚了又會再生娃娃。漸漸地人就增加了。"
"那么,第一個人是怎么來的呢?"
"人是來自和他最相似的猴子。"
人類的起源是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實際上,在科學上也不清楚。當然你可以告訴她:"在很久以前,人是由神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過,這樣告訴孩子可能會更好:很久以前,有一群猴子可以用雙腳走路,他們就住在山上或溫暖的海邊。而且,會制作工具、穿衣服、建造房子。雖然外形很像猴子,但是他們的頭腦和猴子不一樣,非常聰明。這就是人類的祖先。
另外,我們也可以買到有關人類進化的書。和孩子一起觀看類似人類的人猿,而逐漸地演化成人類的過程。孩子就會更加了解了。不過,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應盡量給予具體的回答。綜合的回答是無法滿足孩子的!
有時候,提出這種問題的孩子,是在問非盧獨特的事物!
六歲的孩子問道:
"如果人類的祖先是猴子,那么當猴子變老了,是不是也會變成人呢?"
由此可知,這六歲的孩子非常聰明。因此,不只是要讓他閱讀有關人類進化的書籍,在回答他問題的同時,也要讓他了解,人類的演化和猴子是不一樣的。如果有機會,還可以帶他到動物園去,讓他看看年幼的猴子和年老的猴子。這時,孩子就能夠接受"猴子的年紀再大,也還是猴子"。
為了更詳細地說明……
四歲的女孩問道:
“吃下去的東西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
"食物從嘴巴進去后,就進入了一個氣球形狀的胃。食物在胃中被磨碎,然后就進入身體的各個部位。不需要的東西,就變成大便排出。"
再用車子比較說明,就更加容易了解了。車子發(fā)動時,必須要有汽油;這就像我們需要吃飯一樣,否則就不能運動。而吃進肚子里的東西會使我們變得有力量,使身體能夠做各種運動。不需要的東西就變成大便,如此加以說明。
還可以給他看講述相關知識的圖冊?梢宰尯⒆右贿吙磿贿吔o予說明,提高孩子在這方面的興趣。如此一來,孩子會對于身體的作用提出各種問題。
幫六歲的男孩挖耳朵時,他問道:
"耳朵里面到底長得什么樣子?"
"耳朵里是一條又長又暗的通道。"
www.tbmh.com.cn/mengxiangbei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