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新一代“謀女郎”,劉浩存可謂是享盡紅利,從咖位到資源,出道以來鮮少做配,甚至很多老演員都來給她當綠葉,可無奈演技就擺在那里,夸也沒法硬夸。

在熒幕上和熒幕后,演員或許是不一樣的,但如果能演出角色的飽滿度,那她就是成功的。但可惜劉浩存的演技并不能像章子怡那樣令人印象深刻。
讓網(wǎng)友沒想到的是,外表如一張白紙般純潔的劉浩存,通過采訪所表達出的內(nèi)心也會如此貧乏空白、言之無物。
01
新一任謀女郎:是新生還是空白?
2020年,劉浩存憑借主演張藝謀的新作強勢出道,兩部主角《一秒鐘》和《懸崖之上》,大家紛紛對這個來頭不小的謀女郎產(chǎn)生了極大興趣。
而后一部與易烊千璽合作的《小紅花》令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成為當下最熱小花。

隨即在記者采訪中,劉浩存因為一段完全沒有內(nèi)容、蒼白的回應被眾嘲——
采訪中主持人先問到:
“覺得張譯和易烊千璽是怎樣的演員?他倆有天賦嗎?”
劉浩存點評式回答道:
“他倆就是很努力,真的很努力。”
(觀眾內(nèi)心:當然努力了,不過關(guān)于前輩的演技,不應該表示以后會謙虛地請教的態(tài)度嗎?)

主持人又問:
“你覺得自己算是有天賦的演員嗎?”
她扭扭捏捏,嗯嗯吶吶了半天,才嬉笑道:
“怎么不算呢?怎么不算有天賦呢?”
當主持人問她:
“是否會看影評,如果看到有人批評會怎么辦?”
劉浩存表示“為啥要批評我,我又沒做錯什么?”

而當主持人問到:
“親戚朋友對她的表演評價是什么?”
劉浩存回答:
“他們說我演得太好了。”

如此完全沒辦法聊下去。這番真的毫不謙虛,全是做作的采訪自此走紅,非常成功地將各家粉絲得罪了個干凈,路人緣一落到底,還成就了一個回應體——“劉浩存體”。
甚至“怎么不算呢?”這個梗被網(wǎng)友都玩壞了。劉浩存的情商簡直堪憂,相比之下,同班同學任敏的高情商回應就顯得很周全。

當記者問到任敏是否覺得自己屬于“天賦型演員”的時候,她直爽的回應:
“可能啥也不是,但如果一定要選一個的話,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那么努力,所以勉強說自己可能是天賦型演員。”
任敏的回答顯然沒有全是“我很行”的樣子,反而更敬佩前輩們的成就,因為她覺得努力比天賦更高貴,所以要更多的努力才能稱自己為努力型演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孩子,說起話來讓人很舒心,小小年紀就展現(xiàn)出了非同一般的交際能力,能夠和每個人都交談得妥帖,贏得長輩的喜愛。
但有的孩子卻非常地“不會說話”,在校園生活里也常常因為說話不好聽而受到人的誤解甚至是排擠。
02
分辨自信還是自負
《尚書》中曾講:“滿招損,謙受益。”意思是:驕傲自滿招來損失,謙虛謹慎能得到益處。
什么樣的情況下,孩子容易養(yǎng)成驕傲的性格?

一般來說,跟父母教育的方式有很大關(guān)系,三個養(yǎng)成因素影響在其中。
過度的夸獎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面對其他人的優(yōu)秀,不放在眼里,擁有超乎正常的優(yōu)越感,這并不是一件好事。
孩子經(jīng)歷過的挫折教育太少,成功的次數(shù)太多,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對手。

三是孩子的控制欲和主導能力很強,沒有人能比他厲害,后面就會越來越目中無人,以至于后面過于自信,驕傲自大。
因為孩子認為自己優(yōu)越于所有其他的人,覺得自己比其他人強很多,這樣的話他便會覺得自己所做的決定是絕對正確的。
一旦他覺得沒有必要在乎別人的建議,反而其他人都應該服從我的安排,就會變得孤僻,不屑于與他人為伍。

同時也會很固執(zhí),不愿意聽從他人的建議。而這些特性發(fā)展的同時,也會讓孩子變得沒有朋友。
孩子擁有的不一定比其他孩子多,但如果一味地驕傲自滿,必自虧。缺乏寬闊的眼界,往往容易滋長驕傲的情緒,因此,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廣闊的心胸和眼界。
在任何集體中,若以己之長相比別人之短,不外乎就是沾沾自喜,自以為是,認為自己什么地方都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

開闊孩子的眼界,引導孩子走出自我的狹小圈子,帶孩子看到更加遼闊的山川文化,才能陶冶孩子的情操,成為心胸寬廣的人。
還可以讓孩子多了解一些歷史名人的成就和才能,以豐富孩子的知識充實其頭腦,使之變驕傲為正向動力,有驕傲的資本才能更抬頭挺胸,示人自信而非自負。
適當?shù)淖灾t和自信會給人帶來很好的交談感受,也是高情商的體現(xiàn),所以教會孩子謙虛也是在正向培養(yǎng)孩子的價值觀。
03
滿招損 謙受益的道理
如今家長很注重孩子的教育,無論是財商、情商,都會抓緊機會培養(yǎng)。但是家長卻忽略了孩子同理心的培養(yǎng),畢竟有同理心的孩子,情商才會更高。
情商對于孩子來說,是為人處世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不可書本授予,而是自己領(lǐng)悟的一個學問。
那么在父母的角度,做什么才能幫助提升孩子的情商呢?

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首先,能夠體會他人感受是可以換位思考的,俗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也是他們保持謙虛受教的態(tài)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般這類人會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不會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轉(zhuǎn)移到別人的身上,明白一旦說出怎樣的話,會給他人帶來什么樣的傷害,也許再不能收到別人真實的反饋。

人和人之間可以更好的相處就是因為有了情緒,如果可以理解別人的情緒,那么就可以更好的體會別人的感受,也讓別人更認可自己。
培養(yǎng)其共情能力
首先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的同理心,就是我們需要讓孩子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看待問題,并且思考接下來自己到底該怎么做。
有共情能力的孩子不會太過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是很會替他人著想的人,所以說培養(yǎng)共情能力會讓孩子更有同情心,能夠更加設(shè)身處地的替他人著想。

從傾聽孩子開始,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才會變得更加樂觀和積極,并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懂得尊重并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學會欣賞他人閃光點
只有看到更優(yōu)秀的人,更強于自己的一面,自負的人才能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學會欣賞,而不是嫉妒,用學習的方式取代閉塞不前。
孩子能夠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成長。孩子將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問題,正視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并從中汲取更多的正能量,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

當孩子太過于自我欣賞而誤了腳步的時候,家長可以耐心地向孩子傳達他與其他人之間的區(qū)別,用正確的方式,及時喚起孩子的危機感,讓他更加虛心的學習和改變。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開心冬夏令營微信公眾號
開心夏令營小程序二維碼
開心夏令營顧問掃碼咨詢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