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搭乘方便、速度快,成了當下不少人的出行首選交通工具。
然而當車廂里有一個“熊孩子”時,原本舒適的旅途可能就變成了這樣:耳邊“海豚音”不斷、座椅被當成“非洲鼓”瘋狂擊打、過道里永遠有只“猴”竄來竄去……
平時還好,若遇到暑假,碰上“熊孩子”的概率大大上漲,噪音也呈指數(shù)增長。
01
8月14日,北京一高鐵上有一個小孩吵鬧聲音過大,一旁的乘客見狀出聲提醒。
沒想到,竟然遭孩子家長怒懟:
“我的孩子我管不好,我控制不了他!”
“你這輩子別生孩子了,你也養(yǎng)不好!”
而與孩子及家長同行的人還附和道:
“沒有法律不讓我們喊吧,嫌吵你們坐高級的去!”
他們絲毫沒有因為孩子大聲吵鬧影響他人感到抱歉,反而理直氣壯,覺得他人事情多,喜歡多管閑事。
如此態(tài)度,讓不少網(wǎng)友十分生氣。
“自己孩子吵到別人不是應(yīng)該有點不好意思嘛,怎么還理直氣壯的?!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無獨有偶,也是同一天,在廣西柳州高鐵上,一名男孩多次用腳踹前排座椅,大聲背乘法口訣的視頻引發(fā)熱議。
前排乘客和乘務(wù)員多次制止無效,家長也始終無動于衷,還夸贊孩子口訣背得好。
其實,吵吵鬧鬧、好動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很多人都是能理解的。
如果家長真誠地表示歉意,多多勸阻孩子,眾人也不會生氣。
可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家長沖動無理的回應(yīng)實在令人惱怒。
對此,有一位網(wǎng)友說:“哪有什么管不了,只是舍不得管而已!”
確實,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一個孩子的言行,反映出來的不僅是家教好不好,還有一點就是為人父母是否合格。
沒有孩子天生就“熊”。
不過是家長的放縱、疏于管教,才造就一個又一個的熊孩子。
02
上個月在貴州,一距離加油站50米處。
兩名孩子正在放火燒車。
第一次點火,他們見火沒燒起來,又大膽地點了第二次火。
車輛瞬間被引燃,竄起的大火,照亮夜空。
幸好周圍的工作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立刻上前撲火并報警。
雖說最終無人傷亡,但這件事的最壞后果,也能讓附近的居民后怕幾天了。
2019年,江蘇某街道。
三名孩子正在14樓向樓下扔著石頭玩。
有個孩子突發(fā)奇想,如果扔一塊大的石頭會怎么樣?
于是他們想都沒想,將兩塊直徑約10多公分的石頭扔了下來。
致使一位尚在嬰兒車內(nèi)的1歲小寶寶,腿部骨折。
這些孩子,他們是天生就這么淘氣嗎?
并不是。
沒有人生來就為非作歹,無惡不作。
不過也沒有人天生就懂禮貌,有教養(yǎng)。
這一切,都需要后天的教育。
所有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把他們養(yǎng)成好孩子,還是熊孩子,往往取決于他們的父母。
所以說,像高鐵上那些事,如果父母不及時制止和斥責(zé),馬上讓孩子懸崖勒馬,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張白紙,便會涂滿黑色。
將來讓更多無辜的人,去承受這種“黑色災(zāi)難”。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每一個熊父母,背后都有一個破壞力不可估量的熊孩子。
03
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是孩子的天性,但他們也對是非對錯缺乏認知、缺少判斷、無法自控。
家長應(yīng)重視自己的榜樣作用,一言一行,都要為孩子樹立做人做事的標桿。言行中讓孩子知道,無論做什么,都要以不打擾、不傷害他人為原則。
「首先,需要樹立科學(xué)的教育觀」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兩會上提到,“科學(xué)的教育觀,是要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預(yù)期。也就是說,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家長做不到的,絕不強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長理性地引導(dǎo)孩子。”
話雖不長,卻一語中的的道破了家庭教育的關(guān)鍵所在:言傳身教。
在一個地鐵站中,三個大人帶孩子正在等地鐵,為了讓孩子學(xué)會文明排隊,大人們紛紛站在地上貼的腳丫圖片上,于是孩子也照著大人樣子,在腳丫上站好,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排好了隊。
這才是做父母的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這種父母教出來的孩子,也一定會成為一個德行良好的人。
「放下權(quán)威,家長要允許并承認自己的錯誤,營造平等的家庭氛圍」
父母不是圣人,總有犯錯的時候,當我們在孩子面前犯錯或被孩子指出錯誤時,我們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錯誤,在家庭中營造一種知錯就改的良好氛圍。
在綜藝節(jié)目《媽媽是超人》中,胡可帶小魚兒去體檢,結(jié)果因為項目太多,結(jié)束后去接安吉放學(xué),已經(jīng)遲到了一個多小時。
安吉等了太久,在給媽媽打電話時生氣地說:“我不想等你了,你什么時候才來。”終于等到媽媽時,安吉賭氣不理她。
胡可趕緊走過去,先夸安吉的畫畫得好看,再道歉:“今天帶弟弟去體檢了,所以耽誤時間了,對不起。”
安吉聽到媽媽真誠的道歉,馬上原諒媽媽,并送給媽媽一幅畫。
別小看承認錯誤的作用,這是營造平等、公平的家庭氛圍最有效的行為。
父母只有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個體,孩子才會主動向父母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才不會壓抑自己。
勇于道歉,收獲的不僅僅是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更能收獲到一個勇于擔當?shù)暮⒆印?/p>
「不要怕孩子犯錯」
美國名師莎倫德雷珀說過:犯錯誤是最好的學(xué)習(xí)方式。
在孩子第一次損壞公物時,讓他明白什么是責(zé)任。在孩子的行為影響他人生活時,讓他明白什么是對錯。在孩子做出每個錯誤決定時,讓他明白什么是是非。
孩子每一次犯錯,父母正確的引導(dǎo)和教育,都是在幫助他們修正和完善自我。
四川成都,有一位爸爸帶兒子去吃自助餐,孩子去拿了許多的食物,父親提醒兒子:你拿這么多,也吃不了,這不就浪費了嗎!
結(jié)果,兒子趁爸爸離開時,把盤子里的食物全部倒進了垃圾桶。
果不其然,爸爸回來后,兒子撒謊跟爸爸說自己把食物都吃完了。
明知兒子撒謊的爸爸并沒有生氣,而是平靜地讓兒子把垃圾桶拿過來,二話不說把垃圾桶中的食物倒回盤子里,一口一口吃了起來。
兒子著急的攔著爸爸哭了起來,十分后悔自己的行為。
估計孩子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個場景。這位爸爸的行為,堪稱偉大。
在孩子撒謊時,沒有當面戳穿他;在孩子犯錯時,沒有粗魯?shù)拇蛄R;在意識到孩子一個人吃不下時,代替兒子承擔后果。
孩子不僅感受到爸爸的愛,又能從爸爸的行為中明白,有些規(guī)則必須遵守。
這位爸爸對兒子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和善而堅定。
正如《正面管教》一書中說的那樣:
“和善”要求我們要尊重孩子,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和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而“堅定”要求我們要尊重自己,尊重規(guī)則和秩序,并且讓孩子清晰地知道行為的邊界在哪里。
幫助孩子在思想上約束自己的行為,在生活中嚴守行為的邊界,這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秘訣。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說到底,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