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很多家長放不下孩子學習呢?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3-8-2
為什么中國很多家長過度關(guān)注學習呢?為什么中國很多家長放不下孩子學習呢?北京奧德曼夏令營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其實放不下學習的家長都是沒有愛的能力的家長,這類家長分為四類
為什么中國很多家長過度關(guān)注學習呢?為什么中國很多家長放不下孩子學習呢?北京奧德曼夏令營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其實放不下學習的家長都是沒有愛的能力的家長,這類家長分為四類:
第一類家長【價值觀不正確從而失去了愛的能力】他們并不愛孩子,他們愛的是“錢”!這類家長屬于“價值觀不正確”的家長,他們?nèi)鄙賽酆⒆拥哪芰ΑK麄冏焐险f著愛孩子,同時行動上也是努力地“愛孩子”,但他們所有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學習就能考大學,考上大學就會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有好收入,有了好收入就會有好生活。”,其實他們的落腳點是讓孩子“有個好收入”,認為“有好收入”就會有幸福生活。我反問這些家長,好好學習的就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嗎?
上了好的大學就一定能有好的工作嗎?好的工作就一定能有好的收入嗎?關(guān)鍵中的關(guān)鍵,請問有好的收入就一定能幸福生活嗎?其實這類家長是“物質(zhì)價值觀的家長”,“在物質(zhì)上過度追求的人都是精神空虛的人,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都不會過度的追求物質(zhì)!”這類家長不關(guān)注孩子責任與道德的培養(yǎng),不關(guān)注孩子精神與價值觀的引導(dǎo),這類家長根本不具備愛孩子的能力,他們愛的是孩子努力后的結(jié)果,而那個結(jié)果和“錢”有關(guān)。慢慢的,他們的孩子也會變成精神空虛的人,因為從小到的沒有享受到精神之愛的孩子,他們的價值觀也會隨著父母,慢慢的努力追求物質(zhì)而不追求精神的富足。
第二類家長【高要求的家長從而失去了愛的能力】這類家長他們并不愛孩子,他們實際愛的是孩子努力的結(jié)果。qq群里有個家長有一天和我說:“鄭委老師,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愛的是我心目中的孩子!”,對,這類家長愛的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孩子”,他們愛的是努力學習好的那個孩子,他們愛的是取得了好成績的那個孩子,他們其實并不愛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的孩子。在這類家長的心目中,有個“小黑人”,這個小黑人是這些家長的最愛,他們每天都拿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孩子和自己心目中的孩子“小黑人”比較,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如這個小黑人,他們就要求孩子努力達到,這類家長的教育就是一個字“比”,拿孩子和比自己強的孩子比,尤其是拿孩子和小黑人比。
因此,這類家長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孩子的不足和缺點,總是指出自己孩子的不足希望孩子改正,他們頑強的認為,請注意,我用的是頑強這個詞,“只有指出孩子的缺點,孩子改正才能進步”。這是多么可笑的邏輯,因為真正的道理是“只有欣賞和鼓勵孩子,孩子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而努力改正和進步!边@類家長其實不愛孩子,愛的是心目中理想的孩子,這類家長的孩子往往因為父母的高要求和不欣賞而失去自信心和上進心,請問家長,失去自信和上進的孩子還能學習好嗎?如果孩子學習不好,家長就會更加看不上孩子,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類家長是沒有愛的能力的家長,他們只會要求。他們的孩子生活在壓力、焦慮和不認可的環(huán)境中。哪里還有愛? 哪里還能輕松而努力的學習?
第三類家長【內(nèi)心充滿焦慮和恐懼的家長從而失去了愛的能力】 這類家長其實內(nèi)心中對孩子的未來充滿著焦慮和恐懼,他們內(nèi)心充滿了擔心,他們害怕自己的孩子未來在社會上不能立足,不能自食其力,不能優(yōu)秀和成功,他們把自己所有的焦慮和恐懼宣泄給了孩子,因為擔心就不斷要求,因為焦慮就總是嘮叨,因為恐懼就逼迫孩子學習,不斷要求、嘮叨和逼迫的孩子怎么能學習好?這類家長并不愛孩子,他們愛孩子讓孩子努力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填補自己內(nèi)心的焦慮和恐懼。
佛家有一句話,是送給此類家長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擔心孩子就是詛咒孩子”,這句話太有道理了,這句話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怕什么來什么!”,西方心理學“內(nèi)森塔爾效應(yīng)”早已證明了“你擔心的事情總會發(fā)生”。請問“詛咒孩子是愛孩子嗎?”。愛的前提是信任,“與其擔心孩子不如祝福孩子”。這類家長放不下學習實際是解決不了自己內(nèi)心的焦慮和恐懼。這類孩子因為父母沒有正能量而生活在負能量充斥的環(huán)境中,孩子很難積極向上好好學習。
第四類家長【讓孩子完成自己心愿的自私父母從而失去了愛的能力】這類家長的特點是每天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利用孩子來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人生目標或是愿望。他們的愛根本不是愛,是赤裸裸的交換。他們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考上好的大學,他們就希望孩子考上好的大學來彌補自身的遺憾,他們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當上公務(wù)員,他們就希望孩子當上公務(wù)員當上大官光宗耀祖......他們一切的努力并不是從孩子出發(fā),他們一切的努力都是從自己的需求出發(fā),這是極其自私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尊重。
他們以愛的名字和孩子進行赤裸裸的交換:“爸爸媽媽都是為了你好”,“爸爸媽媽小時候沒有這么好的條件,你現(xiàn)在條件好了,怎么不努力呢?!”,“你說爸媽容易嗎,這么起早貪黑的,不都是為了你好嗎?”,“努力學習,努力學習將來就會有出息!”......有交換就沒有愛,因為愛是付出不求回報的,沒有條件的。有條件的愛都不是真愛,其實這類家長根本不愛孩子,他們愛的是自己。孩子感受不到家長的愛,感受到的都是交換。這類孩子青春期會非常叛逆家長,因為父母從來都不尊重我,我怎么會尊重你們!
家長朋友們,放下學習,放下的可能是家長錯誤的價值觀,放下的可能是家長的高要求高期望,放下的可能是家長內(nèi)心的焦慮和恐懼,放下的可能是家長自私的理想和愿望。
閱讀上一篇:暑假期間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閱讀下一篇:日本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 奧德曼動感地帶(西式營) 我們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天生的勇士與智者。閑時我們時尚自我,遇到緊要關(guān)頭我們絕不妥協(xié)!我們有自己的做事原則,懂得如何……
- 奧德曼雛鷹展翅(西式營) 每個孩子都有稚嫩的開始,可誰都需要接受成長的洗禮,每一次的跌倒都是為了下一次重新站起來。愛的形式是多樣的,新時代的慈母奉獻……
- 奧德曼新加坡暑期游學營 了解包容萬象的新加坡,你可以感受城市規(guī)劃的井然有序,各國文化交織相映。你可以走進魚尾獅公園,了解“獅頭魚尾”的象征;看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