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穩(wěn)定情緒,做一個理智的傾聽者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3-8-1
初三是孩子的人生關(guān)鍵期之一,面臨著考取理想高中的壓力。什么是初三孩子“最需要的時候”,家長怎樣做才能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幫助”呢?北京奧德曼夏令營建議家長穩(wěn)定情緒,做一個理智的傾聽者。
初三是孩子的人生關(guān)鍵期之一,面臨著考取理想高中的壓力。什么是初三孩子“最需要的時候”,家長怎樣做才能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幫助”呢?北京奧德曼夏令營建議家長穩(wěn)定情緒,做一個理智的傾聽者。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一生中心理發(fā)育要經(jīng)歷兩次反抗期,一次出現(xiàn)在2~3歲,表現(xiàn)為任性、不聽話、愛哭愛鬧;另一次出現(xiàn)在12~16歲,一般稱之為青春期,敏感、易怒、任性是這一階段的主要表現(xiàn)。初三正是青春期的中期,“叛逆現(xiàn)象”一般出現(xiàn)在這個階段。
處于青春期中的初三孩子本身就容易煩躁,再面對同學間的激烈競爭,面對老師、家長對自己升學的期望,無論學生學習程度高低,都會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成績產(chǎn)生疑問。因此,行為上就容易出現(xiàn)某些偏差,將自己的父母當成發(fā)泄的對象。所以,上了初三后,家長會陡然感到孩子變了,感到十分困惑。
面對這種變化,家長要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不要因孩子的不良情緒而影響到整個家庭。孩子急你不急,他發(fā)牢騷你就耐心傾聽,他生悶氣你就仔細觀察,用理智克制自己急于評頭品足的欲望,在傾聽和觀察中盡快找到困擾孩子的癥結(jié);待孩子情緒平復后再有理有據(jù)地與之交流,尊重孩子的一些看法,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孩子盡快走出心理波動期,愉快地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類似這樣的溝通,不僅可以使孩子逐漸減少情緒的波動,提升應(yīng)對困難的技巧和信心,而且在孩子最需要理解和撫慰的時候,家長的寬容和幫助會使孩子心存感激,奠定了以后兩代人愉快溝通的基礎(chǔ)。
反之,遇到孩子不高興,成績下滑時,如果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地盲目指責,眼睛只盯著“成績”,不給孩子傾訴感受的機會和獨自反思的空間,就會加重孩子的逆反情緒和學習挫敗感。甚至會由單純對自身學習的不滿轉(zhuǎn)化為對家長的不滿,以至與家長之間產(chǎn)生巨大的矛盾。
初三階段,家長要有意識地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圍,不要因其他外在因素觸及孩子青春期相對敏感的神經(jīng)。比如夫妻之間鬧矛盾,不能讓孩子感覺到家里面充滿了火藥味,大人的問題最好在孩子視線之外得到妥善解決,實在解決不了也最好延至中考后再公開;比如家長工作忙,一方或雙方晚上經(jīng)常不回家或回家很晚,這都會讓孩子感覺到一種親情的缺失,正像有些孩子說的“爸爸媽媽都在家,我覺得心里踏實,學習起來也安心”。父母只要在家,孩子就會感覺到有家的味道,他的心里就有了安全感。
閱讀上一篇:孩子面臨中考。家長要用“心”
閱讀下一篇:準確為孩子定位,做一個明智的點撥者
- 奧德曼動感地帶(西式營) 我們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天生的勇士與智者。閑時我們時尚自我,遇到緊要關(guān)頭我們絕不妥協(xié)!我們有自己的做事原則,懂得如何……
- 奧德曼雛鷹展翅(西式營) 每個孩子都有稚嫩的開始,可誰都需要接受成長的洗禮,每一次的跌倒都是為了下一次重新站起來。愛的形式是多樣的,新時代的慈母奉獻……
- 奧德曼新加坡暑期游學營 了解包容萬象的新加坡,你可以感受城市規(guī)劃的井然有序,各國文化交織相映。你可以走進魚尾獅公園,了解“獅頭魚尾”的象征;看看克……